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GIS数据采集技术得以准确使用需要借助信息处理平台,通过分析地理信息,利用空间形式的数据处理手段,保证采集信息内容的准确性。我国应用GIS技术的时间较晚,但整体发展较快,尤其是近几年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体现出其在空间数据信息检索和存储方面的优势,提升了技术的应用水平。本文将在此背景下研究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法。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GIS数据采集;应用
引言:在GIS数据采集过程中,要保证其所建模型的客观性和抽象化程度,满足现实世界多边形的特征,展现出复杂的实际地理空间场景。因此,研究人员积极寻找可提升模型结构精准度的技术,就目前情况来看,航空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高度客观化的地理信息结构展示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遥感和信息化处理的办法,扩展测量范围的基础上,更为真实地反映出现实情况。
1 GIS和航空摄影测量的内涵
1.1GIS简介
GIS通过建立位置与系统间的联系,反映出地理特征,实现信息化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目标,构建坐标系统结构,对接地球特定表面位置,以经纬度限定结构单位。因此,运用此种技术要充分基于赤道和本初子午线,充分体现出坐标系统随时更换的积极意义,满足不同地理位置和测量要求的变化需求。除了测量功能外,GIS可实现自动处理地图等图像信息的要求,采用特殊的格式,管理较多的零散地理信息,进而形成结构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地理数据信息的保密性,便于将数据应用于其他领域中[1]。由此可见,技术内部带有自动化数据库管理的系统,并联合多个强大的子系统,独立或配合储存格式化信息。
1.2航空摄影测量简介
航空摄影测量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测量方法,其所需要的借助的工具是飞机,通过搭载先进的摄影相机,充分分析物体性质和空间构型,保证控制、测绘和加密等多种工序同时作用的效果,提供预定测区的航摄图像。
2航空摄影测量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具体应用
2.1应用流程
以某地测量过程为例。
2.1.1测量
在测量环节,首先限定时间,在时间限度内拍摄基本地理环境,得到正射影像图,适当调大比例尺,维持平稳的飞行速度,在飞机缓慢通过村庄的过程中,实时拍摄其地理信息,并在保证图像信息准确上传的前提下,利用自带的图像和数据导出功能,在充分满足数据库模板的基础上,提升数据回收的效率。在测量过程中航空摄影测量法的应用范围较广,能够全面反映出真实的地理环境[2]。
2.1.2纠正
数据信息首次采集后,要对采集到的信息予以纠正,就其中引发争议的部分,加大测量的精度,细致测定结构长度以及其他基本物理特征,实现高空作业,保证定位内容测量的精准程度。纠正所使用的查询方法是文本与影像同时作用的形式,合理绘制房屋、地理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基本特点,避免由于前期测量产生的误差影响最终呈现结果,提升航空摄影测量的标准化和真实性程度,对接平面采集标准和要求,适当忽略掉小于全部提取范围的面积结构形态,使信息获得更具有针对性。
2.1.3矢量提取
充分考量建设和规划的基本要求,选择合适的矢量提取方式,一般在三维矢量提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集中于选择超大幅立体像上,提升模型制作的精准度。结合具体的建设意见确定区域面积航高、影像分辨率和重叠度,并适当扩大视场角度,将建筑物和其他立体结构充分显示,上传几何信息,保证后续实景纹理的制作效果。
实景纹理制作符合空间体况模型建立的要求,结合倾斜摄影本质特征,满足GIS定位的需求,联合使用多种数字技术,保证空间构型特点的基础上,确定航空摄影测量面,定位空间轴坐标。拍摄多幅图片后,筛选大量图片,筛选的标准是模型面与倾斜影像的相交程度。计算投影像点坐标,利用GIS共线模板,充分反映出相交的影像效果,针对每一个清晰的模型面结构,筛查航空摄影测量影像,秉持着最优原则,发挥出筛选算法的科学作用,就摄影质量和投影面整体排序。影像纹理可提供具体坐标,截取可用部分,将其最终得到的结果映射到采集系统中,提升航空摄影测量的可调节性,使其充分适应GIS数据采集的要求,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3]。
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法可控制数字化图件的质量,相较于地形图,其空间数据信息更为精准。而航空摄影测量自带检查装置,可在连接电脑后回放图片,检查其文件名和控制点参数和信息,与限定的定位误差比对,确定是否存在遗漏现象,查看接边数据,按照修正值和颜色的规定,核查其契合程度。联机检查还能够实现相差规定技术线测量和审定的目标,装饰性符号通过线性解释的模式,准确展现有向地物,提供更为严谨的属性数据,找准标记所代指的含义,提升摄影图像的质量。
在地理数据信息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共享数据上,但就目前应用的效果来看,需要标准化的空间数据库支持,避免因管理流程不严谨影响数据管理的效果,定期修复劣质数据,连通数据维护和再生全过程,提升数据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以RS和GIS并行施用的方式,提升数据管理的水平。
2.2应用要点
虽然使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式能够提升测量的精准程度,但由于操作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信息和测量数量的限制,为提升应用的效果,提升地理信息的价值,要设定动态检查的机制,在测量过程中实时检查图像的精准度和真实性。一般选用过程和最终检查相配合的方式,合理管控采集的数据信息质量,检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数据处理技术,要求技术人员能够准确操作自动监测软件,结合检测的要点,秉持整体性的原则,核查高程标注和文字标注的精准程度,检测输入参数,利用计算机的回放自检功能,在适当位置蒙好回放图后,纠正图像偏差,结合数字化处理的结果,修正图像尺寸和对角线精度,保证航空摄影测量结果的真实有效。测量人员是确保方式方法得以正确使用的要素,在开展测量活动前,应当对参与测量的人员培训质量意识,明确测量质量与速度间的关系,一切测量活动均需要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个人责任,详细管理制图影像。坐标系的构建是为了满足地理参照物构建的要求,准确考量经纬度的现实意义,找准测量对象的特点,构建符合特征的坐标系,确保图像信息在坐标系中能够准确显示,保证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4]。
2.3应用效果
应用航空摄影测量的办法,充分展现处数字化测量的优势,在无需外业控制点的前提下,精准获得测量信息,满足资金控制和降低资源损耗的要求,体现出被测位置的三维数据信息,提升质量的同时,积极产出生态效益。利用航空测量得到数据信息可组建完整的数据库,根据属性和立体结构间的本质差异指导后期施工作业,有效反映出层次结构。施工人员结合建筑额定实际面积,准确划分施工类别,并细化投资费用,指导决策人员设定宏观管理意见,提升经济效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GIS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借助航空摄影测量的办法达到整体收集地面表层结构的构想,针对不同位置和结构的基本特征,搜集整理相应的图像信息内容,并运用自带的反馈测图仪器,保证最终图像的真实性。目前,此种方法在GIS数据采集中广泛应用,但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人员应当立足于数据采集要求,完善技术应用的步骤。
参考文献:
[1]邢光虎,刘红英.基于航空摄影测量的数字城市快速三维建模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01:222-224.
[2]张远波,穆峰.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24:2.
[3]冯俊杰.航空摄影测量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9:203-204.
[4]徐敏.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