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项目承建风险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张百涛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张百涛
[导读]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安全是电力生产的重要基础,强化电力安全生产,就需要有风险意识。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8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安全是电力生产的重要基础,强化电力安全生产,就需要有风险意识。特别是生产事故的后果及危害非常大,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预测和预防工作,做好预先控制,而风险控制就是在此理念下形成的预防模式,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在进行电力生产时,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往往潜伏有各种安全隐患,所以,工作人员应对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仔细观察,并对有效的身体保护设备予以配备,从而将外部因素在工作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使自身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护。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均已对生产管理做了全面加强,显著提升了生产稳定性,但还是需要对隐藏的安全隐患引起重视,电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将自身的防患意识提高,将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起来,严格把控生产管理中的风险,从而使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得到保障。
        1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电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项基础行业,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直接关系,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大。因为电力生产较为特殊,诸多风险均存在于其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中,所以极大的威胁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一旦不注意就会引发电网瘫痪、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只有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方可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与人民的安居乐业。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
        客观而言,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体系和流程,能够很好地支撑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要求的不断提升,使得电力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事故,而当前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而言,一方面,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仍然有待提升。在实践工作中,电力企业在处理安全、稳定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做的并不是非常到位,往往存在着重绩效轻安全管理的情况,一些员工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具体操作存在失误等情况,一些安全事故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保证,且在检修过程中,现场安全组织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一些违规的操作等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基层性的管理制度并不是非常优化,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大型的电力生产管理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对于项目的日常管理缺乏系统完善的管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事故隐患较大,还可能引发大的隐患。且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良性的监督管理模式,一些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具体落实,跟踪检查的效果不佳,指导帮助环节建设也不到位,特别是在一些事故发生后,对于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够严谨,处罚过于宽松,致使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取得突破,留下了安全隐患。此外,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设备存在不足,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供电企业缺乏一些器具,一些设备的质量则不够达标,且在日常管理中,有时候维护工作并不是非常深入,使得一些检测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进而产生了安全隐患。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3.1优化电力企业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强化风险控制质量,优化电力企业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立足电力系统的特点,强化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处置等多方面的内容,从整体加以把控,强化风险管理控制,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法及相应的规范措施,构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目标,更要有效明确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同时也需要强化风险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不定期做好抽查工作,充分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落实,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营。


        3.2优化风险控制流程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化的过程,因此需要构建系统完善的风险控制流程,在每一个环节都强化风险管控,做好不安全因素及相应风险的预测和消除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事故前控制流程,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安全风险保证金制度,强化电网建设管理,强化安全设备的投入和应用,定期做好电网系统维护工作,组织员工展开学习,强化保护意识,在面对风险时可以灵活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有效辨识危险源,并做好预防措施,将可能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当危险发生时,电力部门要构建紧急启动抢救预案,第一时间上报情况,组织抢修工作,转移风险,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而在事故后,要建立系统的事后控制机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和维修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电网及设备正常运行,同时要对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既要了解直接原因,也要查明间接原因,并相应地展开座谈会等总结经验,并针对性完善紧急预案的操作流程和环节,构建事故防范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同一类事件的重复发生。
        3.3强化安全教育
        立足客观需要,强化培训、监督和考核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并有效约束员工的不规范行为。构建浓厚的安全氛围,并针对性健全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让职工对安全生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全方位把控各种规章制度,在实践工作中注重控制违章动机,通过组织员工观看违章事故案例或者视频等资料,让员工真正认识到危害和损失的残酷,从而让自己遵守规章制度,提升防护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按规定佩戴安全设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防患于未然。
        3.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更新设备
        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备的正常运行。企业应定期维护与检查设备,将故障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及时更新已经老化过时的设备。在设备的建设期,对设计院出具的设计方案予以严格检查,将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对适合企业自身的设备进行选择,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将检查与监督落到实处;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与维护设备,工作人员需将设备的具体性能充分掌握,结合具体规定与说明对设备进行操作,以使设备的损坏率减少,让其使用寿命延长;在设备检修期,应严格按照相关检修规则拆解检查设备,促进设备安全性能的提高。
        3.5电力行业管理人提高重视,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首先,电力行业的企业领导人需充分提高自身认识,在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密切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将总体原则形成,并合理引进风险控制的内容;其次,明确指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将工作人员人数科学制定出来,保证在开展风险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全面覆盖电力生产的整个环节,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最后,电力行业需要提升信息化水平,将智能监管顺利实现,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还能最大化节省人力资源,这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不谋而合。
        结语
        电力行业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但因其的高危性,引入风险管理知识,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内形势还很严峻,绝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应加大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理论。电力安全风险管理博大精深,非一文能承载。随着理论的愈发成熟,国家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的加大,安全风险一定会越来越低。
        参考文献:
        [1]施伟民.浅议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5(03):190-191.
        [2]张建生.探讨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4(05):220.
        [3]周颖.量化管控安全质变—国网湖南电力实施安全生产承载力量化管控探析[J].大众用电,2015(5):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