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拉仓
[导读] 教育教学的重点,不在“传知”,而在引导学生学会“求知”
        拉仓
        西藏南木林县教育局 857100
        摘要:教育教学的重点,不在“传知”,而在引导学生学会“求知”。教师应当做学生学习路上的“点灯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照亮学生的学习之路,让学生能够自己走入知识的世界、咀嚼知识的甘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也将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探析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策,做学生的学习“点灯人”,让学生实现自身学习、自我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对策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将教育教学的重点再次回归到学生身上。强调教师要在开展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更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是学生深度学习的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达到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目的,小学教师就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将自己归位到“点灯人”的角色中,“授之以渔”,实现有效培养。
        一、培养兴趣,激发自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活动、自助餐与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愉快之处,让学生将学习之苦转移成成功之乐,这样学生才会在兴趣的驱使下自觉投入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优化“教”与“学”的关系,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公地位,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适当的“留白”。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辅助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且遵循“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原则,适当的留白,让学生对学习存有无限的遐想,自然驱使学生进行后续学习。
        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设定激励制度、深化学生认识,来达到学习激趣的目的。如教师可以设定一周“学习作业展览”、“阅读学习之星评选”等活动,给学生最直接的激励,让学生在突破自我中品味成功的快乐,实现兴趣的提升,从而以兴趣做支撑发展自主学习习惯。
        二、有效提问,加深思考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初层”,逻辑思维发展不健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习漏洞”,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要通过问题的提出,以及“导学案”的设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路径规划。这样能够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效率会大大增加。
        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学科,设定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三维目标”。基于培养目标,设定具体的导学案。

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导学案,实际上就是自主学习的有效表现,能够遵循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
        当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提出问题,以问题做教学引导,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课堂上,一些学生经常会“走神”,导致学习“掉队”。教师适当的提出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以问题做驱使驱动学生学习,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三、营造氛围,培养自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进而以氛围、环境做驱使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作灵感。
        首先,在班级装饰上,应当与“书香”二字紧密贴合。要让学生一进入到班级之中不自觉就进入到了“学习环境”,干净、整齐、充满学习色彩的环境能够给学生最直接的影响,让学生的内心平静下来,投入学习活动;其次,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当优化“教”、“学”二者的关系。在教学语言上注重引导,和谐、幽默,在内容传递上注重趣味、多样,吸引学生探究;其三,教师也应当注意和家长之间展开沟通和交流,让家长能够在家庭之中陪伴孩子进行学习,营造合适的家庭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在环境之中得到发展,学习体验也更丰富。
        四、有效点拨,明晰方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迷茫的情绪,甚至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导致学习上的自卑情绪产生。面对学生这样情绪发展。教师要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教师应当细致的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向,当学生的学习活动持反向进度时,教师应当化身为学生的陪伴者,和学生一起剖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答疑解惑”,化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迷茫情绪,促使学生再度投入到有效学习中。
        且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性的,必须以目标做驱使。因此,教师应当和学生们一同设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让学生制作“学习目标打卡册”,及时就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打卡。这样能够以目标为驱使,从长远的角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在教育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扮演好点灯人的角色,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之中品味学习的方向,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学.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J].文教资料,2019(24)206-207.
        [2]贾红.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3):8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