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鹿的造型文化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靳双双
[导读] 蒙古草原自然地理的生态环境,草食动物中最高级的角类动物鹿得供了生存条件
        靳双双  
        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学艺术学院  010010

        摘 要
        蒙古草原自然地理的生态环境,草食动物中最高级的角类动物鹿得供了生存条件。角类草食动物的岩画,记录了早期猎牧人在长期追寻和了解的过程。蒙古草原猎牧先民漫长的角类动物的驯养历史,奠定了今天游牧文明的基础,做为草原猎牧先民图腾崇拜和兽神的鹿、在对称角类动物中最有象征意义而被崇拜。鹿形图象的大量表达,其象征意义是源于人类对鹿自身特征与习性的人格化崇拜。在古代游牧人的文化中,鹿是萨满的通天座骑,而鹿角与圣树视为敷衍兴旺的象征性造型,并交合使用在各类器物中。各部族在经常的游牧中不期相遇而争夺畜群和牧场发生冲突,使欧亚草原各部族的文化成就在广大的游牧人当中迅速的传播。
        关键词:鹿,岩画,造型
                   鹿岩画与鹿石
        西伯利亚气候支配下的蒙古草原自然地理的生态环境,制约影响着这一区域自然生物生存方式的选择并形成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漫长的自然演变与进化,为草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广阔的草原森林水源充足的交界地带,为青苔和湿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从而为草食动物中最高级的角类动物鹿得供了生存条件,保证了以鹿为主的角类动物的繁殖进化。大量的角类草食动物的岩画,记录了早期猎牧人在长期追寻和了解的过程中,温顺的小型草食动物成为驯化的最佳选择,角类动物的繁衍直接关系着先民的生存状态。在这一过程中,鹿的意义成为原始失民生存依靠的全部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期先民的民族群落,都是以森林为栖息地进行发展,北亚蒙古草原猎牧先民漫长的角类动物的驯养历史,奠定了今天游牧文明的基础,做为草原猎牧先民崇拜和兽神的鹿、在对称角类动物中最有象征意义而被崇拜。因其具备优雅轻盈和丰富的大角,足以满足原始先民的审美和宗教的理念,并在游牧人的生活中被神话和发展。
     
图1鹿石                    
        石与鹿形纹样风格岩画的发现与研究始于近代蒙古史学的世界性认识和发现,在蒙古国各地和外贝加尔为中心区域的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方形墓和石柱文化遗迹的发现,并装饰有大量的鹿形纹样。这些主要集中在今蒙古国和俄罗斯叶尼赛河上游的阿尔泰山和图瓦共和国地区。我国的新疆阿尔泰南部、宁夏贺兰山和内蒙古各地都有鹿石形态的纹样造型文化分部。如果我们对鹿石形态纹样在岩画中的形式加以分析、比较,就会发现他们出于同一时期观念下的同一风格的文化遗存。尽管它们彼此相距遥远地域的分部,鹿的造型风格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相同而引起现代人的困惑。
   鹿石是一些凿平的四面体的或圆形的石柱或石板为基础,上面刻绘有程式化的鹿形纹样,其中也有其它动物的造型。但绝大多数仍以同一风格的鹿形纹样为特征,单体的柱石形态被称为鹿石。其上磨刻了众多相同造型的鹿形纹样的排列组合,在鹿石文化区域的南界至内蒙古的阴山和贺兰山及新疆的阿尔泰地区,在这一区域柱石被岩石的岩壁所替代,但表现内容仍为同一风格的鹿形纹样,与大面积早期岩画出现在同一区域。目前可以肯定地认为他是蒙古草原青铜时代早期原始猎牧先民氏族部落时代的遗存,多于这一时期的“方形墓”文化联系在一起。在某些场合下,鹿石充当四角墓的角石而被认为应为匈奴早期氏族部落的文化。就当时的工艺分析,这些雕刻石柱的工匠,具有加工青铜工艺的经验水平和造型技能。就早期动物风格纹式的青铜工艺而言,大量的制造装饰着日常生活。他们在古老种族制度的草原上,以畜牧业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中进行创作。对于这一阶段猎牧部族而言,其生存的主题是明确的,畜牧的繁殖和兴旺决定了动物风格意义创造的具大精神内涵。古老的天神观念、萨满巫神的历代相传、头饰的鹿角面具,保证了东北亚游牧人宗教信仰的成熟。动物图腾的必然意义决定了对某一兽神的选择,鹿做为他们族群灵物的保护意义,自然渊源于早期漫长对角类动物的宗教崇拜。
                青铜与黄金鹿的造型
        东亚蒙古草原青铜时代的历史,草原氏族的父权制家庭所占有的生畜成为军事冲突中诱人的掠夺对象,战争和掠夺性的袭击成了经常性的行业,而氏族成员都是战士。具有特殊手艺的工匠也不免战士的职责。部落间的文化联系也显著的扩大。各部族在经常的游牧中不期相遇而争夺畜群和牧场发生冲突,使欧亚草原各部族的文化成就在广大的游牧人当中迅速的传播,“斯基泰----西伯利亚野兽纹样”为特征的造型艺术成为草原青铜时代的象征。
                              

  图2青铜鹿造型                          

        图3黄金鹿造型
        鹿与圣树
        在古代游牧人的文化中,鹿是萨满的通天座骑,而鹿角与圣树视为敷衍兴旺的象征性造型,并交合使用在各类器物中。


图4斯基泰游牧王冠的圣树与鹿角文化造型
总结
        原始宗教的主体是人对宏观世界的崇拜意识,而任何崇拜又都是以崇拜者对崇拜对象的神秘性认识为前提,对于原始人而言宇宙万物始终是一个充满神秘变幻的界,岩画图像的符号意义被置于神坛作为偶像,巫术成为永恒的创造与幻想的精神母题和艺术创的一切与猎牧先民息息相关,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鹿形图象的大量表达,其象征意义是源于人类对鹿自身特征与习性的人格化崇拜。




参考文献
        《蒙古族史籍》作者:萨囊彻辰(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元史》作者:周良霄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蒙古萨满的石头崇拜及药物法术》作者:舍·苏和巴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草原猎牧人的兽与神》作者:博.阿斯巴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