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贾宗国
[导读] 现在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去创新农村小学的管理模式也是一项紧急的任务
        贾宗国
        山东肥城市汶阳镇中心小学

        摘 要:现在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去创新农村小学的管理模式也是一项紧急的任务。运用新的管理策略来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尽可能的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所存在的差距。本篇文章即将对农村小学管理创新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小学管理创新

        培养人才要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抓起,必须要做好基层建设才可以真正的缓解国家教育水平落后的局面。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对农村小学的管理要从基层做起,首先要重视教师思想的转变,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从而不断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树立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因为农村条件方面与城市对比都是比较闭塞和落后的,可能会对外界的信息接收不够及时,就会出现农村信息建设不流通,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学生的思想观念。教师的教学体制过于古板与老套,教学设备难以得到更新,这些现实存在的因素都与新课程背景之下教育水平增强的理念完全不符。
        对农村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是具有着较强必要性的,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是站在学校的角度而制定,基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以及束缚学生,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这种管理模式过于僵硬以及形式化。并且,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学校方针,将学生放置在学习的被动地位,很容易就会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都会逐渐在僵硬的管理模式下遭到限制。
        2 师资普遍整体水平不如城市
        农村所处的地方比较偏远,在教学设施方面与同事具有着较大差距,加上工资薪酬等方面的因素,会导致很多高素质的教师并不乐意来到农村教学。高素质教师选择到生活发达的城市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但却对于农村来讲,就会出现教育资源与城市对比悬殊,分配不匀的现象。农村教学的整体水平与城市对比就处于落后的状态。
        同时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十分重要,会对今后的学习生涯造成重大影响。如果农村教师对待自己的教学方式依旧不变,同时还没有任何自主创新意识,就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落后于城市学生。有很多农村学生没有主动进行学习的思想概念,教师如果不进行严厉的管束,那么学生是否能够构建起正确的学习观都是十分渺茫的。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管理模式开展外部信息和设备的融合,增强对信息的流通接收度,有利于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策略
        2.1 对农村师资管理要加大帮扶力度
        教师是教育辛勤的园丁,也是推动我国教育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难以追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形势,也会导致我国综合国力的下降。所以国家要重视构建起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所以国家必须要加强对教师培训的力度。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当地状况给予相应的扶持,落实一些有关教师的优质政策,进一步帮助农村来构建起高素质师资队伍。不断推动教师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的上升,促进农村整体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同时,国家还可以鼓励那些具有着高学历的教师人才来到农村,与农村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内容可以是教育教学活动,也可以是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让农村教师接触到一些新思想。运用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来帮助广大农村教师转变自我的教学观念,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要将教师的观念和思想进行转变之后,才能够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2.2 对农村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即使古板老套,但是依旧在农村得到了普及的运用,这也会导致农村的教育体制长时期的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对于小学教育更是这样,比较看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学。在小学教育管理体制之下所开设的课程,除了一些文化课课程之外,几乎没有能够推动学生德智体发展的其他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去创新农村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对学生开展德智体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才是此次教育管理改革的创新。对农村教育模式优化的前提是学生要做到积极的配合教师,而教师进行创新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自己可以为教师教学策略的改正,提出一定的意见。教师在制定管理办法的时候,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注重人文精神的融入。推动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开始积极的探究学习。同样,如果学生一旦建立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身的学习成绩和方法都会慢慢的得到改善,推动学生整体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增强。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去创新以及改革农村教育教学管理除了要从学校以及教师改革作为切入点之外,学生也要进行关注。开展教育改革要做到事实求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农村教育的改革还有助于农村发展,推动农村连接上现代信息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金菊.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小学学习与研究,2017(18):12.
        [2]乔叶.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J].西南大学,2018(58):34
        [3]马云鹏.对新课程改革试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活页文选,2018(4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