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治理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袁树强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型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身份证号码: 11022319820823xxxx
        摘要: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型建设项目应运而生。但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后期维护成本。特别是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增加了经济投资,而且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因此,在当代建筑施工中,应把建筑质量放在核心位置,切实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以保证建筑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修补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预混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广泛。预拌混凝土虽然在施工过程中质量较好,能适应各种施工环境,但由于某些建筑结构的高度复杂,容易产生裂缝,搅拌质量较差。因此,在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明确存在的问题,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成品混凝土施工的合理性。
        1、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1.1 由混凝土自身因素引起的裂缝
        1.1.1 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由混凝土本身引起的裂缝是收缩裂缝。产生收缩裂缝的原因有:首先,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小,导致恶劣天气,如大风、高温等,混凝土会由于这些恶劣天气而增加收缩强度,从而产生裂缝。其次,混凝土本身水分的蒸发导致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出现含水拉条,导致混凝土变形,最终产生裂缝。两种情况下的裂缝都是由混凝土本身引起的收缩裂缝。
        1.1.2 温度裂纹产生的原因
        另一种由混凝土本身引起的裂缝是温度裂缝。温度裂缝通常出现在大面积的混凝土中,是由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引起的。当混凝土外部的水蒸气扩散而混凝土内部的水蒸气不能蒸发时,混凝土内部会有大量的热量,从而造成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当混凝土的外部张力增大,大于内部张力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称为温度裂缝。
        1.2 建筑结构引起的裂缝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果忽略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如果不符合规范,必然会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造成混凝土裂缝。例如,在基础的施工中,基础的厚度和密度不够,以及基础可能会有不均匀的土壤分布,这必然会造成建筑的支撑力不强,影响建筑结构。当建筑物的结构由于混凝土的应力而发生沉降时,就会出现开裂的问题[1]。
        1.3 施工时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符合要求和施工中操作不合理,也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在混凝土施工中,只有合理的混凝土搅拌时间,才能使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混凝土本身水分散发的热量,以便考虑到建筑后期的维护。在建筑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的生产也要遵守规范,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裂缝的发生,从而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2、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2.1 从原材料角度控制混凝土质量
        2.1.1 混凝土原料“水泥”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会影响到建筑的最终质量,而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配比不合理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水泥具有降低水化热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利用水泥的低热和中热来达到最终的目的,减少天气和原材料造成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此外,水泥的筛分和质量控制,只有按照有关规定才能投入使用,以确保施工原材料按照标准进行。此外,还应注意附加试剂或其他原料的选择。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其他附加材料的比例也要合理。通常添加粉煤灰,应注意材料用量和水量的比例。
        2.1.2 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和数量的选择
        在选用混凝土原材料,特别是粗骨料时,应选用大粒径的优质石材,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或泌水。

此外,还应注意材料的数量,粗骨料的选择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因为过多的针片状石材会导致混凝土孔院的增加,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原料细骨料的选择中,还应注意砂粒粒径的合理大小和数量。
        2.2 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与管理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标高时,应考虑结构应力引起的混凝土裂缝问题。采用预应力后浇带技术可有效地降低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投入,特别是在振动和原材料搅拌的过程中,热处理的原材料所释放的热量,为了避免混凝土和之间的温差裂缝的原因。此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以避免浇筑中断和开裂问题。
        2.3 混凝土结构的后养护
        混凝土结构养护的关键是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湿度。通过降温和保温的方法来保持内外混凝土的温差,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此外,混凝土结构的湿度控制更为重要[2]。在管理过程中,应设置适当的保湿时间,以提高混凝土建筑的结构质量,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3、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
        3.1 混凝土表面修补
        混凝土最常见的修补方法是修补混凝土表面,通常是直接用水泥砂浆、环氧水泥浆、油漆等材料填充裂缝部位。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凝土表面,没有严重的问题,如深裂缝。
        3.2 采用注浆堵漏方式进行修复
        灌浆封堵方法是通过胶凝材料密度,结合具体的配置和材料,使加材料与混凝土填充混凝土的裂缝,以加强结构的建设,这种方法叫做灌浆封堵方法,适用于建筑结构维修或用于建筑的整体结构防止泄漏[3]。
        3.3 采用结构加固法进行修复
        当混凝土裂缝影响建筑结构的性能时,应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补,以加强建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结构加固方法如下:
        3.3.1 混凝土置换方法
        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需要用新的混凝土或其他优质可替代材料代替裂缝进行修复,从而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
        3.3.2 仿生白色治疗是合法的
        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可采用仿生白愈合法对混凝土建筑的裂缝进行加固。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掺合料使混凝土内部自动愈合,并画出混凝土的断裂部分。
        3.3.3 电化学保护方法
        电化学保护方法是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来源,并利用电化学行为改变混凝土的环境,所以外部环境不会干预过多与混凝土的特点,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该方法广泛应用于混凝土防护过程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建设工程、水利工程、桥梁工程等项目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发展。混凝土工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和后期的正常运行,两个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原因有很多裂缝的角度建设现状,混凝土裂缝出现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是更常见的维护和后期维护,因此,混凝土裂缝问题成为目前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裂缝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材料本身的特点,外部因素,施工不当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不同的情况下修复裂缝,并分析了原理和使用条件,利用各种方法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的意义和维修。
        参考文献:
        [1]沈恒山.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治理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8):98-99.
        [2]耿新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141-142.
        [3]杨磊.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四川水泥,2020(06):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