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阿卜拉江•热西提
[导读] 摘要: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大斑病严重危害了玉米的生长,而且玉米大斑病一般都会出现在玉米抽穗后,而且玉米的病虫害在各个地区都有发生。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农技站  843401
        摘要: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大斑病严重危害了玉米的生长,而且玉米大斑病一般都会出现在玉米抽穗后,而且玉米的病虫害在各个地区都有发生。如果没有对玉米大斑病进行及时的防治,就会使玉米的产量下降,所以我们要及时的对玉米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同时还要对玉米的种植环境进行改善,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升。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防止措施
        玉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而且近几年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玉米大斑病的发展不仅会对玉米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也给农户们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使玉米的产量严重下降,所以我们在对玉米进行种植的时候要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1]。
        一、玉米大斑病产生的原因
        在玉米的种植环境中,气候的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玉米的生长除了对气候和环境有要求外,还对其生长的土壤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玉米大斑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当温度达到25度左右且空气中的湿度达到90%的时候,就会很利于孢子的生长,但是由于夏季雨水比较集中,如果降雨量大于玉米的生长标准的话就会引起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传播。而且在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植株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玉米的高产。但是部分种植人员为了增加玉米的产量会在种植的过程中加大种植的密度,但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如果植株过密的话就会造成玉米不能正常通风,玉米的叶子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就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和抗病菌能力下降,才会造成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不仅如此,还要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对田里的杂草进行及时的清理,这样能够避免杂草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过多的养分,从而造成玉米生长的缓慢。
        二、玉米大斑病的传播途径
        玉米大斑病在玉米种子中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病菌,如果在第二年种植的话就会成为第二年的侵染源。在第二年的夏季,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菌就会侵入玉米植株,大概半个月左右就会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同时还会随着空气和雨水的飞溅得到传播。逐渐的从植株的叶片到表皮由内而外的侵入叶内引起植株的发病。如果遇到连雨天,这种病虫害还会迅速发展,如果玉米在抽穗期间氮肥不足或植株的密度过大的话,也会造成植株这种病虫害问题的发生[2]。
        三、对玉米大斑病防治的意义
        玉米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物,玉米大斑病不仅会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危害,而且如果不对这些病虫害进行及时预防的话就会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相反的如果对这些病虫害进行及时的防治的话就会使玉米达到高产和高品质的效果。
        四、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止措施
        (一)要对玉米的种植方法进行改善
        玉米在播前要进行严格的选种才能充分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想要让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茁壮地成长,就要在适当的时间对植株进行合理的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氮、磷、钾肥料的搭配使用,这样才能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植株之间的行距和间距,这样才能增加植株的透光、通风。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洼地的排水工作,因为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降低田间的湿度,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3]。


        (二)要对种植的品种进行选择
        在对玉米种子进行选择的时候,尽量要选择一些抗病的品种,因为实践证明抗病玉米品种不仅有着稳定的抗病性,而且还有着较低的发病率。在种植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种植品种的合理搭配和布局,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交叉感染。
        (三)要利用药剂对玉米的大斑病进行防治
        在对玉米的大斑病进行防治的时候要适量的使用一些多菌灵或百菌清稀释一定量的水来对玉米植株进行喷洒,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对玉米的大斑病进行预防,还能在对发病的植株进行很好的控制。在喷洒农药的时候要注意量的控制,还要定期对植株喷洒农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大斑病对玉米产量的危害。针对这一情况以及玉米的种植面积,我们可以利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来对农药进行喷洒,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而且还能有效的防止玉米大斑病的进一步加重和蔓延。
        (四)要减少病菌源头的产生
        玉米在收获以后要尽量避免将玉米秸秆堆放在田里,要尽量清除有可能造成玉米病虫害的组织,同时还要对废弃的秸秆进行集中的烧毁或深翻,因为深翻可以将病虫害埋入地下,这样才能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而且这项工作要尽量在开春后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彻底消灭病菌的侵害。玉米种植后,因为大部分玉米大斑病大多都发生在植株下部的2-3片叶子,所以还要对底部的叶片进行及时的摘除,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病虫害起到抑制的作用。
        (五)要对玉米的种植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虽然种植人员有着较多的实际种植经验,但由于种植人员专业只是的缺乏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还不够了解,为了有效地防止大斑病的发生,要对玉米的种植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每个阶段的生长细节进行仔细的观察,才能对玉米的生长规律进行充分的掌握,才能使玉米的种植更佳规范化。
        (六)要加强除草的工作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土地的除草工作,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而且还可以促进玉米根部的发育,提高玉米植株的长势,除此以外,还能增加玉米的抗病能力,达到壮苗的效果。对玉米植株间的杂草进行及时的清理可以增加植株对水分的吸收,同时还能充分的进行光照和营养的获取。这一方法充分的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环境,使玉米能够健康的生长[4]。
        五、结束语
        随着近几年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种植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耕种方式的改变加大了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大斑病的产生对其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利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对玉米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玉米的产量,才能增加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英江,徐杰.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00(007):32-32.
        [2]张耀先.浅析玉米大斑病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研究,2017,000(004):P.78-78.
        [3]杨珊珊,陈冠良,魏健.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9,565(01):136-138.
        [4]潘顺法,姜晶春,马润芝,etal.玉米大斑病防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