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黄利红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财政局  湖南郴州  424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创新。会计档案是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受到档案质量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档案不同于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会计档案,可以指导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经济事项资料编制,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下,需要针对会计档案管理现状探讨有效的档案管理改革对策,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提供支持,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问题;建议
        引言
        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会计档案一般包括纸质会计档案和电子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管理是财务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财务工作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被忽视的一环节。基于管理办法和人员等各方面因素,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出现各种问题。
        1会计档案概述
        会计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账册以及财务报告等相关的资料,它主要反映的是企事业单位所开展的经济业务运行中的资料证据,通过会计档案可以有效的了解各项经济业务的开展情况,从而了解单位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但是会计档案与文书和科技档案相比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会计档案的范围以及所涵盖的方面更加广泛,并且档案的类别更加稳定,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分为永久保存和定期保存,永久保存的档案不可进行销毁,定期保存的档案也具有不同的保管时间。一般来说,企事业单位的年度预算会计报告等需要进行永久的保存,而会计凭证和具体明细账可以进行定期保管。会计档案可以揭露责任事故,有效的打击经济方面的犯罪,并且能够为解决纠纷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处理遗留的经济事务所提供的记录。因此,相关企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方便档案的查阅。
        2现阶段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档案管理质量低
        信息化时代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较多,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会计人员来兼任,而往往是较为注重会计的相关业务工作,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而会计人员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大多数都没有进行档案基本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于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进行解决,致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较低。
        2.2会计档案资料收集不全
        会计档案是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经济业务活动中各项会计核算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保存的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在实际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凭证、报表、账簿等会计核算内容较为关注,但是对于会计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够重视,造成会计档案资料缺失,这同时也影响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3缺乏对会计档案管理的关注度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多的关注业务管理,忽视档案管理,遇到会计档案的相关工作,都是敷衍了事。由于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所以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也匮乏,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3优化措施分析
        3.1加强法制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认真学习《档案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第79号令,颁布了新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该版对现有经济业务和电子平台业务做了充分详解,一个单位上到单位负责人,下到每一个相关档案管理人员都应该及时学习领会,单位也应及时组织全面培训,把新办法真正掌握好,并严格遵守,认识到会计档案的管理,是一种严肃的法治行为,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从而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紧跟时代的新步伐,也使会计档案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2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强化会计档案管理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财务电算化已相当普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促进形成绿色、低碳、节约能源的新发展方式,利用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减少打印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存储电子会计档案是顺应国家理念的有力举措。使用电子会计档案这种方式,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防止意外发生;建立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系统,会计档案是经济档案,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其整合、归类,推进国家综合治理能力,加速现代化建设。
        3.3会计档案管理程序规范化
        在保管期间,档案管理人员应确保档案的安全。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到期档案就要及时鉴定销毁,鉴定销毁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它具有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了详尽的销毁程序,办法中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只有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会计档案才能切实得到保障。
        3.4提升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会计档案在汇集、分类、装订、使用、移交、销毁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保证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应将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检查重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来提高单位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工作内容的细节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其工作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对其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中应该定期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立足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培养其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努力提升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与此同时,对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如财务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等也要一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更有针对性,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其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发展,档案学不断发展,档案学中根据档案形成领域将档案分为普通档案与专门档案,会计档案是专门档案的重要部分,原有会计体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对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改革适应会计管理发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效率,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对会计管理体制下档案管理改革进行研究,指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档案管理改革对策,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提供参考。会计档案管理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学习,掌握档案管理的新技能,才能保障财务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更能促进国家的有力建设!
        参考文献:
        [1]邓治岗,韩宛廷.转型发展背景下会计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20,14(1):215-216.
        [2]梁燕莹.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2019(12):155-156.
        [3]卢仙明.大数据背景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分析[J].经贸实践,2018(1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