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工作“灯下黑”问题的治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冉茂园
[导读]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  40276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当前,我区机关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应予充分肯定,但“灯下黑”这种现象在一些机关显现。新形势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中心、建设队伍,不断提升机关党建质量和工作水平,为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机关党建“灯下黑”的主要表现
        (一)思想认识上的“灯下黑”
        习近平总书记在19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各级机关在新时代里肩负着更多的责任,担负着更多的任务,这就要求机关党建做出更好的工作和成绩,如何去认识和看待机关党建是积极开展机关党建的“先手棋”。但是,现实的工作中并没有认识到机关党建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认为考核的KPI是经济指挥棒,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另外,党员干部将自己仅仅看作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岗位责任人而已,对于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因此对党建工作不上心、也不关心,因而在工作上只是被动、敷衍地抓党的建设,导致出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不紧、融合不深等“两张皮”的问题,其根源在于部分领导干部在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上还有待提高。
        (二)贯彻落实上的“灯下黑”
        第一,工作方式方法“老套路”,仅完成上级交代的规定动作,抓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不强,比较单一,局限于传统活动和形式,党建活动特色不够鲜明,亮点不亮,缺乏创新性,吸引力不强。也有部分机关党务工作者想做好机关党建工作,但是缺乏专业的机关党建人员,也缺乏专业的党建知识和能力,未曾完全掌握机关党建的内在规律和实际需求,因此造成了机关党建工作“迷、盲、乱”的负面效果。
        第二,执行力度不够,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但是原本应该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却异化为“九分部署,一分落实”,主要表现在,第一,能够对中央的大政方针及时对标,将相关的会议精神及时落实到会议及政策性文件中,但是对实际的机关党建工作却并未产生足够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二,选择性落实机关党建的相关制度,对于执行难度较大的制度选择性执行,对于易于执行的制度则热衷执行。第三,执行的短期性,对于很多机关党建的工作,只有当上级需要检查的时候才得以重视和行动,如果过了检查期便又进入休眠状态。
        第三,落实效果上不如人意,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党内基本政治生活制度还不够有力、不够严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还没有真正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
        (三)担当上的“灯下黑”
        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机关党建事关单位里的每一个人,但是很多时候却认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只是分管领导的事情,是专职党务工作者的事情,与自身无关。二是“怕麻烦”,党建工作是需要“下绣花针”功夫的一项工作,认为应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单位的中心工作任务上,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机关党建工作上,出力却不“出彩”。
        二、机关党建“灯下黑”的治理策略
        (一)坚持一个原则: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机关党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机关党建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成效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因此,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观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契合点和结合点,使二者的工作更好地结合与融合。准确把握党执政的历史方位和个人工作的职责地位。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明确职责任务。


        (二)抓住一个关键:构建长效的制度
        解决机关党建贯彻落实上的“灯下黑”关键在于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将制度作为长明指示灯,对机关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全投射,从而有效地解决“灯下黑”问题。制度的运行包括人、方法、制度的有机结合与运转,首先要从人的方面保障制度的长效执行力。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机关党建工作要想取得最好的效果便需要给党建工作最强的推动力,就必须由党性修养好、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党员干部队伍来推进党建工作。要抓好机关党务干部的选配。要严格准入条件,坚持标准,好中选优,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优、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好的干部选配到机关党务工作岗位上来。避免“党建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的错误选人用人倾向。要着力提高党务干部队伍的素质。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安排机关党务干部参加轮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要激发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要坚持把最优秀的党员选拔到党务岗位,把党务工作经历作为党员干部提拔使用的基本条件,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优秀后备干部的重要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从事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注重制度落实,坚持制度贯穿。把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到业务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全过程中,将民主集中制原则贯穿到业务工作决策过程中,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贯穿到业务工作的日常监管中。坚持制度落实。建立健全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配套措施,创新督促检查方式,采取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巡视和民主测评等多种方式,开展定期、不定期地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把机关党建工作由“软约束”转变为“硬任务”。
        最后,创新方式方法。机关党建的所有工作都需要人来推动,实现由理性的“经济人”向“道德人”和“行政人”转变。因此,要准确及时地了解广大党员、干部的所思、所盼,通过对内容、方法载体的创新,激发广大党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以柔性的方式来对刚性的制度进行解读,把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变成有意义、“有意思”的工作。
        (三)强化一个担当:强化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唯有把握住责任这个“牛鼻子”,机关党建的工作才能真正发力。首先,机关党建工作是持续、无限的,党员个人、党组织、机关责任紧密相连,党建工作不能见好就收,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其次,构建全员的机关党建责任格局。成立机关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部门党组(党委)领导、党组(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机关党委推进落实、行政负责人“一岗双责”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将机关业务与党建相结合、权力和责任想匹配,无论哪个层级、哪个领域都在党建工作责任之内。最后,根据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做好考核评价工作,科学确立机关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指标。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把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情况纳入党建考核重要内容,推动落实党组党委的主体责任和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创新督查检查方式,采取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巡视和民主测评等多种方式,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地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由“软约束”变为“硬任务”。
        参考文献
        [1]赵海龙.如何破解机关党建工作“灯下黑”问题[J].智库时代,2019(22): 20-21.
        [2]易海云.破解机关党建“灯下黑”难题之我见[J].秘书工作,2017(07):56 -59.
        [3]杨文淼.破除机关党建“灯下黑”的思考[J].秘书工作,2017(10):54-56.
        [4]乔小雨,岳志强.“三个清单”破解党建“灯下黑”——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质量推进机关党建工作[J].资源导刊,2020(03):26.
        作者简介
        冉茂园(199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讲师职称,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与社会治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