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杨忠尼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杨忠尼
[导读] 摘要: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是基于生态学、园林植物学、观赏园艺、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城乡环境绿化美化等诸多方面的城市文明建设。

        身份证号:21032319851002xxxx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是基于生态学、园林植物学、观赏园艺、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城乡环境绿化美化等诸多方面的城市文明建设。早期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创新度较低,出现了千篇一律、文化欠缺的设计弊端。重新界定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价值,分析了我国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现状,提出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创新维度。
        关键词: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维度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逐渐忽略了生态文明的精神价值。进过长期反思之后,城市建设与规划已经开始重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以及其设计功能为现代社会带来的健康价值。但是在早期发展中,对于绿化面积要求,亦或对于建设成本的限制,令部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并未发挥出较高的实用性功能。
        1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价值
        我国古代就重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着重对房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进行规划,并且有很多种园林设计方法流传至今,有着非常悠久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历史,人们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注重将植物的美感与房屋的设计融为一体,使得建筑与园林园艺设计形成一种独到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减少建筑本身的枯燥感,是一种全方位的环境设计观念,在增加绿植绿化面积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整体的美感。现代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早期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规划,并且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活方式,符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化建设进度。在整体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建设过程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是整体建筑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一个建筑整体美感的好坏层次,一个优秀的园林园艺景观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周围建筑的美感,还可以使整个建筑充满艺术感。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如果采用一些具有独特性质的植被,还可以吸附空气中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在园林园艺设计和规划过程中,也应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个性,增强园林的实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当下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与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设计意义。
        2我国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我国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较快,虽然起步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在诸多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将诸多城市打造成为“湿地公園”“滨水景观”等国内外知名景观。但是在高速发展阶段,部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也出现了诸多误区,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令同质化的设计体验成为一种发展弊端。同时,城市文化开发较少,景观小品的文化导向作用并未深入主题。
        2.1千篇一律,同质化设计严重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可满足不同城市的建设需求,实现相应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在早期发展中,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度较高,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过于考量建设成本,对灌木、柳树、榕树等廉价设计素材的应用频率较高。诸多城市选择了同样的设计手法,亦或选择了相同的植物素材,导致设计风格千篇一律,景观形成的艺术特质很难被深度开发,城市居民的生态体验效果明显下滑。
        2.2文化欠缺,特色化主题匮乏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本应突出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与园林园艺植物景观深入结合,可支持外来游客,第一时间感受到城市文化的深层底蕴。但是在我国当前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这样的优秀设计作品仍然较少。多数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仅进行了景观植入,总体而言对城市文化的塑造功能偏弱,是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另一种误区。



        3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创新维度探析
        3.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主题风格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沿袭可持续发展路径,确保各种植物能够在本地区景观设计中发挥出艺术价值。一旦所选植物并不适应本地区气候或其它外部环境,难免提高后续的环境维护成本,令初期设计的艺术设想消耗大量资金。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才能突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特色主题风格。如果脱离了实际种植环境,一味强调稀有植物品种的审美价值,也无异于增加了设计成本。因此,需要在设计前期,详细考察本地区植物生长环境。在适应本地区生长环境的景观植物中,合理搭配并甄选成活率较高的植物类型,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而突出设计主题风格需求,需要依据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取向为依托,尽量选择能够代表本城市精神文明的植物品种,增强城市文化特色。
        3.2文化导向,加强设计内涵价值
        在增强城市文化的特色主题整体设计效果过程中,要以文化导向为主体路径,加强设计内涵的精神价值。例如,北京市的花卉代表为月季、菊花;上海市的花卉代表为玉兰;重庆市的花卉代表为山茶;哈尔滨市的花卉代表为丁香。尽量选取与该城市精神文明写照相互依托,且具备深层文化内涵的植物品种,有助于增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
        虽然现代园林设计技术中大量选择了CAD绘图方式,但其技术弊端也较为明显。诸如,植物细节感官效果无法直接构筑,引导观察视角缺乏真实体验。因此,部分设计师在城市空间架构上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但对于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微观细节把控不足,严重影响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
        为了深度发掘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需要尽量选择实景拍摄、3DMAX渲染等辅助设计功能,在描绘出预设的景观效果之后,真实反馈设计稿件的人文价值,最终为定稿设计方案提供可行性更高的规划方向。提出具有人文价值的园林园艺景观,突出主题色彩与内涵,引发当地居民的丰富联想。利用植物所创造的文化主题,丰富和渲染城市空间气氛,烘托文化主题与意境,带给城市居民清馨和谐淡雅幽静的深层文化体验。
        3.3合理搭配,提高城市生活体验
        上海栖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杨羚设计师,曾在养老地产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提出:高质量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具有服务社区的基本功能,诸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则需要尽量考量生活主体在园林景观中的体验效果。基于这种体验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加强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质量和水平的终极维度。
        以往,设计师认为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所能够提供的主要功能在于庇荫,选择了大量容易成活、生长较快、树干较高的植物品种。但是在实际应用之后发现,这些植物品种占用了大量公共空间,令社区公共区域的整体光照水平有所消耗,甚至造成了与居民楼光照度的冲突。因此,这样的设计体验效果并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需要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尽量参考社区居民的生活体验需求。
        如对于所选植被的色彩搭配,必须秉承协调性基本原则。关注植物色彩的对比效果,如落叶树可搭配部分常绿植物,包括葱兰、麦冬、沿阶草等。常绿树植物也可选择更多的耐阴性、明亮花色、花期较长的植物,包括彩叶草、竹桃等。合理搭配所选植被,能够更加突出其审美价值,为该地区创造绿色的自然风貌,加强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种植密度疏密得当,才能真正加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舒适度,为当地居民带来舒适感。
        4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摒弃千篇一律的设计构思,打破文化欠缺的设计弊端。为此,应通过因地制宜的真实考察,了解当地环境,突出景观设计的特色、主题风格,注重设计效果的文化导向,凸显设计内涵价值。同时,合理搭配园林园艺植物种类,促进城市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煜翔.精细施工在健康产业园区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24):189.
        [2]李寅钱.精细施工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17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