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誉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规模、数量不断扩大。装配式施工是一种高效率、绿色生产方式,符合我国绿色发展方向,同时也涉及诸多新兴技术,若是施工不规范、控制不严,极易出现一些质量隐患,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问题及其管控和措施展开详细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明确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依旧占主导地位,然后详细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问题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切实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质量问题;管控措施
1装配式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1.1麻面、孔洞、露筋、缺棱掉角等问题
此类问题的产生主要产生在构件工程预制过程中,不同质量问题的表现如表1所示。
表1 麻面、孔洞、露筋、缺棱掉角等问题的产Th情况
.png)
1.2裂缝问题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裂缝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干缩裂缝:产生原因是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不同,裂缝宽度0.05~0.2mm,纵横交错、分布不均;(2)塑性收缩裂缝:产生原因是混凝土终凝前、后混凝土强度较小,受到高温、强风的影响,混凝土失水过快,混凝土体积快速收缩,产生裂缝,中间宽、两侧细,多数长短不一;(3)预制构件长细比过大,或是浇筑时踩踏构件上部负筋,或是钢筋腐蚀严重,构件承载力变弱,出现裂缝;(4)预制构件安装坐浆不均、砂浆水灰比过大,产生沿构件通长方向的裂缝;(5)吊点设计错误、吊运方式不当,导致构件出现裂缝。
2.3构件尺寸偏差问题
此类质量问题,主要是构件生产时实际尺寸与图纸不符,无法较大,多见于大体积构件,如预制夹芯墙板等,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模板自身误差较大,因多次周转出现变形问题;
(2)模板尺寸定位不准,组装时出现较大尺寸偏差;
(3)模板固定不到位,存在涨模、变形等问题;
(4)浇筑前未检查确认、浇筑期间未观察。
2.4构件预埋件、预留孔质量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产生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混凝土浇筑中,预埋件上浮/下陷、预留孔被封堵,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定位不准、固定不牢固,以致于预埋件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
(2)振捣过大,导致预埋件错位;
(3)预留孔洞、预埋件孔未提前封堵,导致浇筑中水泥浆进入孔洞内。
2.5构件现场安装误差问题
预制构件在现场拼装时,由于构件尺寸误差大,无法精确安装或是安装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可归纳如下:
(1)构件预制存在误差;
(2)现场拼装不严谨,存在累计误差;
(3)构件选择错误,吊装构件并非原设计构件;(4)构件设计错误,个别构件产生碰撞问题。
3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措施
3.1预制构件生产阶段质量管控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是一大优势,与传统现浇法相比,生产过程规范、工序可控,在质量方面更容易保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可知,在构件生产中依旧存在一些常见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细节管理十分关键,具体如下:
(1)混凝土配比控制:由专人负责搅拌设备,各种物料落实计量管理;根据坍落度要求配置混凝土,原料含水量变化后,随之调整加水量,每一生产班实施坍落度试验;
(2)钢筋保护层控制:严格按规定设置保护层垫块,为防止振捣中垫块偏移,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专门的质检部门检查监督,并制定专门的控制措施,如叠合板生产过程中,将横梁压置在桁架钢筋上,连接固定横梁两端与模台,防止钢筋上浮;
(3)振动质量控制: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科学控制振捣时间,成型构件表面抹光压实;
(4)养护控制:成型构件覆盖、洒水养护,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洒水次数;
(5)验收控制: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验收时还需严格制定标准规范,不合格产品及时废弃处理,防止有质量隐患的构件被运用于工程中。在工程实践中,部分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构件(无法做和满足各种条件可不做的情况),可通过施工、监理单位代表驻场监督制作过程。
3.2预制构件施工阶段质量管控
(1)进场检查记录:预制构件进场时,施工单位需安排专职构件进场验收人员进行质量验收,每次告知监理共同完成检查记录工作,保证工程中使用的每个构件产品都是合格的、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
(2)构件存放管理:施工现场合理规划构件临时存放区域,保证场地平整、硬化到位,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导致构件破坏;构件存放时落实固定支撑工作,防止堆放的构件坍塌、磕碰,出现构件破损的情况,影响安装施工;构件存放区域设置好围护,最大限度的减小其他因素可能对构件产生的危害;
(3)构件吊装施工:严格根据构件合理选择吊具形式,按设计要求搭设模板,检查模板搭设是否精确、固定是否牢固,保证吊装质量,构件受力后因为承载力不均产生裂缝;构件吊装过程中由专人指挥,监督管理施工人员的操作,严禁吊装过程中出现碰撞问题,以预制剪力墙板吊装为例,外叶板严禁出现碰撞事故,以免连接松动引发质量隐患;现浇层与预制层的交换层施工中,需严格加强现场管控,防止出现施工操作误差,如现浇层预留灌浆套筒连接插筋定位偏差较大等,切实做好过程检查,保证各道工序的稳步落实;
(4)工程验收:在现场装配式结构施工中,若是存在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操作,需分别纳入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实施检验验收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生产效率高、环保、质量易控制的特点。 然而,根据实践情况发现,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依旧存在不少质量问题必须加以控制,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凭借着高效、绿色等特点,在我国快速推广开来。从装配式建筑整个建造过程来看,由于构件在工厂完成制作,质量管理方面更具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标准化施工、全方位监控,但是根据实践情况来看,一些质量问题依旧时有出现,以混凝土构件为例,麻面、孔洞、露筋、缺棱掉角以及裂缝、尺寸偏差等问题依旧存在,甚至导致现场作业无法顺利开展,对此还需进一步加强构件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从混合料配比控制到验收管理均要落实到位,施工现场做好构件验收,只有合格构件方可进场使用,所有吊装操作规范开展、专人监督管理,确保定位准确、安装牢固,整个建筑结构质量可靠、品质达标。
参考文献:
[1]王晓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C]//2015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技术交流暨国际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峰会论文集,2015:236-243.
[2]周晓庆.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81.
[3]郑新志,滕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价值工程,2020,39(1):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