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江丽娟 范晓龙 邱福旺
[导读] 摘要: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矿山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其中,矿产地质勘查更是一个危险工作。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矿山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其中,矿产地质勘查更是一个危险工作。勘查施工工作常常是在人烟稀少、高海拔、交通通信不便、地理和气象条件复杂的地区开展,作业点多、分散、作业线长、流动性强,且施工中也潜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难度大。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GIS)可为授权用户提供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可为多种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数据信息。在矿山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下,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矿山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应用
        1系统建设目标
        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可视化、信息化、及时化,使矿山管理部门所属单位间、事件与人员间能有机统一,并使安全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评价等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提供一个完善的、优质的安全管理平台。另外,考虑到实际工作中野外工作人员的危险性和管理难度,建设的系统要能提高对野外工作人员的沟通、管理和救援的水平与效率。
        2系统总体框架结构
        考虑到安全生产管理与救援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本文将整个系统分为管理平台子系统和移动端子系统两部分(如图1所示)。管理平台主要是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将下属各个单位间的联系和管理纳入统一的平台。平台端开发了新闻发布、项目管理、监控管理、会诊管理、预警管理、应急值守、应急资源调度模块,实现了对项目信息、预警信息、会诊信息、工作人员、应急值守人员的管理和应急资源的调度。另外,为了实现对野外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采用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设了移动端系统,通过与平台的联系和互动(如图1中箭头所示),实现及时的信息沟通和救援。具体有位置上传、会诊信息上报、交互记录查看和紧急救援模块。
       
        图1 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图
        3基于GIS的矿山井下数据分析
        矿山井下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由传感器设备、GIS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存储中心服务器构成。系统数据库包含地理数据库、人员信息数据库和井下信息数据库。地理数据库是GIS专用的数据库,记录井下的点、线、面、体等空间要素的拓扑关系。人员信息数据库包括施工人员和井下环境的信息,记录施工人员的信息、瓦斯及有害气体含量信息、工业照明设备信息和施工情况、图像等信息。GIS应用服务器实现了施工人员及相关井下设备在地图上的实时显示,是空间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的核心组成。中心服务器运行了许多桌面应用程序,实现了人员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井下安全评估和紧急事故突发应急预案执行全过程的功能,为客户层提供接口等。
        4地理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功能
        4.1管理平台子系统的功能
        (1)应急值守管理
        为了避免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中无人值班、不了解值班人员信息的情况出现,通过对各级管理单位的应急值班情况进行查看、查询、编辑、增加和删除等基本操作,以满足实际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的需要。
        (2)安全生产模块
        本模块通过各类传感器设备,对井下的瓦斯及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当瓦斯超标时,通过排放瓦斯气体控制井下施工安全;对井下水的水位进行监测,当水位过高对生产安全造成威胁时,及时排水或沉降来保证人员安全;对井下勘采施工进行监测,通过红外传感摄像头设备来监测井下勘采变化,确保施工人员勘采安全。
        (3)监控管理
        对从事危险工作的巡护员进行行踪监控,以提高安全管理和救援的效率。组织机构和巡护员之间的关系显示在监控面板中,通过巡护员的头像颜色的改变来显示其是否处于正常外出巡护状态,并可以及时定位到地图上。对于异常离线向监控人员进行预警。还可以查询指定日期、指定工作人员的所有巡护轨迹,并进行轨迹回放。
        (4)远程会诊管理
        主要对手机端上传的远程数据进行查看、查询和删除,以便更及时、更全面地分析和管理会诊信息,及时做出预警和反馈。
        (5)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方案保证。该模块为作业单位提供相应急预案信息的统一管理入口,满足应急预案的新增、修改、删除、状态查询和提交操作,并为每条预案信息挂接相应的文档、图表等附件,由野外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填写预案具体信息。同时也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了预案审核入口,对不符合规程的预案可以不予通过。审核通过后的应急预案将不允许修改。
        (6)应急资源管理
        应急资源包括专家、人员、救援物资、机构、避难、运输、医疗和通信资源。可由管理员或者项目经理将应急资源信息录入到平台,对有空间位置信息的应急资源可以通过地图交互的方式进行搜索查询。通过对应急资源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矿山安全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地掌握各类应急资源的储备情况,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应急资源信息支撑。
        (7)预警信息管理
        当出现泥石流、沙尘暴等预警信息时,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可将预警信息通过系统平台发送到预警发生范围内的野外作业人员或车辆的终端上,便于提高各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对风险情况做出部署。
        4.2移动端子系统的功能
        移动端系统为野外工作人员提供了管理个人基本信息、导航、上传实时位置、上报会诊、获取预警和会诊信息、申请紧急救援等功能。与管理平台系统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野外工作人员的救援管理和信息沟通。其主要功能如下:
        (1)地图功能。主要实现定位和上传位置功能、紧急求助功能和导航功能。即可以借助手机的GPS功能定位到用户当前的真实位置,并将实时位置显示在矢量或卫星地图后进行上传。通过拨打紧急呼叫号码或发短信进行求助。在搜索到GPS信号的时候,长按地图某个点可进入导航模式。(2)记录功能。从服务器获取预警信息、采集包括已上传和未上传的会诊信息。在外业无网状态下,会诊信息以及实时位置点都存储到本地数据库,当移动端处于网络状态下时,移动端会自动将本地没有上传的图片、事件、视频、实时位置点等上传到服务器。(3)会诊功能。用来上报会诊信息,可拍摄现场的照片,录制视频信息,填写对应的会诊详细信息进行上报。
        5结束语
        本文针对矿山工作危险性高而传统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将现代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应用到管理和救援工作中,建立了基于移动GIS的安全管理和救援系统,实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统一化、实时化,改变了对野外工作人员的沟通和管理方式,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和应急救援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GIS技术分析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科学应用[J].张峻源,保桃坤.世界有色金属.2017(03)
        [2]毕建瓴.GIS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6):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