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渐显著,如何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较为滞后,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思政教育的实际需要了,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以便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思想指导。而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将其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实效性,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
引言: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今天,高职思政教育迎来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了。为此,广大教师有必要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关怀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从而为增强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显著提升。本文针对人文关怀理念下的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实践路径,仅供大家参考。
1.人文关怀理念对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1.1该理念从根本上反映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人文关怀理念主要强调了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旨在通过情感关怀满足个体的实际需要,从而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种理念实际上是对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折射,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将其渗透到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中,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1]最重要的是,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都会得到巨大的满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2该理念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
高职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人文关怀理念的渗透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将其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还是实现思政教育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从人文关怀理念的实质内涵上来看,该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这对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是极为有利的。另一方面,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融洽,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这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基础。
2.人文关怀理念下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2.1加强对人文关怀理念的宣传,落实该理念的基本要求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人文关怀理念对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高职院校及相关教育者必须要加强对人文关怀理念的宣传,全面落实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争取在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首先,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实际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制定针对性的人文关怀计划,按照计划方案落实思政教育的根本要求,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教育流程,促使广大教育者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理念对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其次,广大教育者需要全面掌握高职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案,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怀与关心,争取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的同时,也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将该理念渗透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思政教育更是如此,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思政教育与高职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切实发挥出思政教育的有效价值,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鉴于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接受思政教育的精力和空间,从而为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可靠的保障。[3]比如,针对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募捐活动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在拓展思政教育空间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
2.3将该理念渗透到心理教育中,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广大教育者有必要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来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以便为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学生有负面情绪的倾向,必须要及时进行疏导。值得注意的是,高职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时,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保护好学生的隐私,以便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为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创造有利的条件。
2.4将该理念渗透到人文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广大教师还应该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人文环境营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良好氛围的感染下自主参与到思政教育的活动中,争取在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文化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帮助,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关爱,并在教师的感染和引导下自主参与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从而为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进而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而要想实现此目标,广大教育者必须要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将其作为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思政教育的主体,争取在增强教育效果的同时,也能拓展教育途径,从而为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秀梅.人文关怀理念下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J].企业导报,2016(18).
[2]陈志伟.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职业,2016(05).
[3]陈娜.人文关怀理念下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J].现代交际,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