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学习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高中语文《声声慢》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饶瑞妃
[导读] 传统的标准化教学,课堂教学几近程序化、简单化、机械化
        饶瑞妃
        福建省屏南县第一中学   福建  宁德 352300
        关键词:翻转式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传统的标准化教学,课堂教学几近程序化、简单化、机械化。课堂上教师过分地强调教,而非学,从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塑造。翻转式学习是转变机械化的教学现状的利器。翻转式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本来面目,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进行发散思维,把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而不是只是教授知识点,要努力保证教学的透明度,让学生理解你的教学意图,清楚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进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学生的学习积极。

一、传统文课堂教学现状:课堂机械,学生无动力
        在传统的标准化教学中,教师过于强求专业性知识,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课堂灌输为主,要求学生掌握的都是了解性知识,否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只能照顾到大部分同学的认知水平,做不到个性化指导,使得许多所谓的“差生”在基础知识阶段就达不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因而失去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一般授课教师都是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授课,如新课情境导入、分析讲解新课、课堂小组讨论(浅层次的)、作业布置等几个环节,课堂教学几近程序化、简单化、机械化。课堂上教师过分地强调教,而非学,从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塑造。约翰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瑕疵就是,它未能在学生学习目的的构建过程中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即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研究证明,学生具有内在动力时的自主学习是效率最高的、记忆效果最佳的一种学习类型。但是,制成近150年来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的观点是:动力一定是来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从外部灌输而来。
        柏拉图有句名言:“教育的根本原理在于使人们在孩提时就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体系,教育无需强迫、不能强迫、更无法强迫。任何填鸭式的教育都会使人头脑空白,一无所获。”
二、转变机械化的教学现状的利器:翻转式学习
        (一)录制教学视频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提前录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视频时长6分钟左右,超过10分钟为宜。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如本人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这一课,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是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作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教师可以提前录制一段教学视频,视频内容体现作者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词作创作背景、作者“愁”绪如何凸显这三个部分进行解析,视频时长为6分钟。视频录制必须以教师语言讲解和幻灯片展示同步进行,并适当地进行重点内容的圈画,视频中不要出现教师的头像等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品。视频通过动画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信息传递”的任务,并且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

同时,借助问卷平台,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分组,教师结合词作中李清照的三愁:情愁——独居之愁;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提出以下三个小组问题:1、结合李清照的人生际遇,说说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的哀愁;2、你如何理解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3、文中选用了哪些意象来描写愁绪的?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为什么?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组合,
        (二)课堂深层分组 完成“吸收内化”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同伴沟通等对问题进行个性解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生线上分组完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资源整合。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环境,这里必须提及的试深层分组,深层分组是相对应与浅层分组而言的,就是必须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负有责任,而且每个学生都非常快乐,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去努力地挑战最难的事,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本次分组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选择了:1、结合李清照的人生际遇,说说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的哀愁;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选择了:你如何理解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选择了:词作中通过哪些意象来描写愁绪的?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为什么?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筛选信息、沟通交流、合作探讨、形成文字等一系列活动,皆是思维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内驱力、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
        本人在点评学生的时候,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晚年孤苦,没有子嗣,悄无声息,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或悲或痛,同学们都对李清照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读。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
        翻转式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本来面目,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进行发散思维,把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而不是只是教授知识点,要努力保证教学的透明度,让学生理解你的教学意图,清楚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进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学生的学习积极。
        创造力就是天赋与洞察力,这是孩子们独一无二的特质,这让他们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独创性,这与智力有关,但也不同于智力,有时还会让学生显得举止怪异。创造力也许很难被教导和传授,但却很容易被压制,那些理想的学校是为创造力插上了翅膀,那些固执、传统的教育却会将它们抒发的嫩芽给掐掉。翻转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未来学校》(中)朱永新
        2、《认知天性》  (美)彼得.c.布朗 [美]亨利·L.罗迪格三世 [美]马克·A.麦克丹尼尔
        3、《翻转式学习》(美)拉塞尔?L?阿克夫 (美)丹尼尔?格林伯格
        4、《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美)萨尔曼·可汗
        5、《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戴维·珀金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