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创新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刁敏
[导读] 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而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创造型思维和创造性人格这两个基本素质
        刁敏
        (四川省泸县城北小学校  四川 泸县646104 )
        摘要: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而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创造型思维和创造性人格这两个基本素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老师往往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作。
一、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创造性人格的基本条件,在生活和学习中,有的学生一遇到困难就情绪低落,心事重重,饭吃不好,课上不好,生活缺乏热情,学习效率降低。作为班主任要及时鼓励学生克服心里障碍,努力战胜自我。例如,有一女生因学习较差而变得胆怯,不敢发言,连平时讲话的声音也特别轻。但她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为了帮助她克服自卑的情绪,我提议班委会评该学生为“热心小卫士”。此后,她就更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从中享受到很多快乐,也从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的学生。并组织学习尖子帮助他学习,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好学生。
二、超越常规,敢于冒险。
        冒险精神是指不墨守成规,敢于开创和反叛的精神,它是创造的孪生兄弟,是创造者必不可少的一个素质。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创造的人,都有敢于冒险的精神。老诺贝尔曾对儿子说:“要是怕危险,大家都不去干,那就永远不会有人类的进步。”这句话印在了诺贝尔的心里,从而使得诺贝尔敢冒危险,上百次地做炸药实验,终于研制成功了雷汞炸药。富兰克林不畏宗教势力的淫威,不怕触电身亡,揭开了雷电之谜。班主任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书本,标新立异,超越常规,推陈出新,敢于想象猜测,大胆设想“异想天开”。如我结合十册语文教材中课文《滥竽充数》,开展了一个小小评论会,来评论故事中的三个人物,许多同学都认为吹竽人投机取巧,不诚实,没有真才实学。

但是,其中就有一位学生认为故事中的吹竽人是个聪明人,他能够随机应变,而他这样做也许是因为家境贫穷,为了养家糊口。当时面对这位学生的观念,我加以了肯定,鼓励他用另一种眼光去分析事物。其次,我还开展“小冒险家”活动,即搞小发明、写想象作文、出个新点子等,这种冒险精神在学生心中萌芽,开花,结果。
三、摒弃顾虑,敢于表白。
        有表现能力的学生,会自觉地留心身边的“偶然”,从而会抓住更多的创新机会,愿意发表自己观点的学生,往往会很有兴趣地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提出超乎寻常的新见解、新观点。班主任在日赏常的班级管理中,应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去看,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去说,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大胆去做。例如在班内成立几个委员会,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班级,各尽其才,然后,开展评比优秀委员会的活动,让学生大胆地客观地评讲。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广,本属一个班委的事,现由几个委员来共同管理,集体参评,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管理。还可以开展一些讨论会:如“七嘴八舌”、“说说心里话”等活动,给学生造一个平等、开明的氛围,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求异,主动展示自我的个性品质。
四、扬长避短,勇于进取
        远大的理想抱负是创造的种子,班主任应该慧眼识好马,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势,树立远大抱负,教育学生愿为实现理想专注学习,把学习知识看成是一种最大的生活乐趣,坚忍不拔,勇于进取,不甘落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不同的个性特长的外显指标,主要是学生个体表现的学科特长、体育特长、艺术特长、文学特长、科技发明特长、社会活动特长,班主任不光要善于是发现学生装的特长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发展特长,让学生客地了解自身特点,树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远大理想,使他们各尽其能,健康发展。如开展“说说我的理想”、“百家争鸣”、“为理想而努力”等等班队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品质,这样才能超凡脱俗,有所创造。
        具备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创造活动最终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实践探索,尊重学生的成功动机,尊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原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错误和暂时的无组织状态,激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竞争意识,那么在这一不太引人注目的班级小天地里,就有可能涌现出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爱迪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