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课堂实现学生素养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邸晓珩
[导读] 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适合各专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中职语文教师就必须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素养培养上,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邸晓珩
        绥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适合各专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中职语文教师就必须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素养培养上,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文章也将深入探析语文课堂上的语文素养组成,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上紧跟素质教育发展步伐,实现学生素养培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素养培养;对策
        语文学科是中职学校的重要文化课程,是学生进行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为深化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效性,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素养培养上,力求突破原有的“知识传递”教育模式,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同时发挥语文学科教育功能,实现有效教学。
        一、语文素养的含义
        “素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平时的修养”,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身终身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将学生素养具体到语文学科,被赋予了针对且具体的内涵,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和素质。
        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审视语文素养,可以理解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富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语文课程标准》中理解而语文素养,可以理解为“使他们具有适应市级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中职语文课堂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对策
        在充分理解语文素养的基础上,中职语文教师落实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就必须具有多样性、针对性、灵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语文教学,实现学生素养培养。
        1.转变教师观念,注重学生素养发展
        长期以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知识传授”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忽略了学生的素养发展,更无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想实现学生素养培养,首先就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
        第一,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中的语文改革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能动性以及自我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并且将学生的素养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主目标,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设定契合学生素养培养的“三维目标”,指导语文教学。
        如在学习《项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具体设定为如下三个内容:
        (1)过程与能力:概括马蒂尔德人物形象,对其作出客观公正评价;分析小说精巧情节,透视人物性格。


        (2)知识与方法:训练快速阅读、数理小说情节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评价小说人物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客观工整评价马蒂尔德的同时,发扬人性善美,摒弃徐伟丑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道德发展。
        第二,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点,要将工具性作为基础、人文性作为核心,将二者巧妙结合落实开展语文教学,在相辅相成之中发挥语文学科作用,实现学生素养培养。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素养培养效率
        为发展学生素养,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就必须建立“灵动”、“多彩”新课堂。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结合学生的口语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多个内容,落实语文教学工作。当然,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法,归根结底不能跳脱“以生为本”这一理念,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贴合学生,实现素养培养。
        如在开展口语训练时,教师可以开展“讨论式开放教学”活动,给学生建立开放式课堂,让学生有话可说、分享自我见解,实现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深入语文教材内容。如在讲授《我与地坛》时,教师可以选择“校园自杀事件之我见”作为讨论话题,该话题看似沉重,却与课文、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的讨论热情被彻底激发,对生命的重视,与热爱生命的精神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课堂也因开放而精彩,学生素养也因参与而提升。
        如在开展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教学法”语文教学。通过创设对应的情境,深化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感受的过程中品味阅读的快乐,从而实现心灵与文本的深层次对接,实现心灵的润泽、情感的内化、素养的提升。
        3.完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素养提升
        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完善目前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将学生素养培养纳入到教学评价之中,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升,也能够改变过去的评价模式,改变“分值化”、“功利化”的单一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且在评价之中关注学生的素养提升,能够有效的通过评价获取反馈。教师能够找准后续语文教学的重点,且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素养发展因材施教落实教育活动,育人目的能够有效达到,学生素养也能够有效提升。
        结束语:
        学生的素养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在参透语文素养的基础上,优化语文教学全过程,落实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工作,在长期且有效的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专业学习、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秦会.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2):92-93.
        [2]伍本高.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18(14):297-2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