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黄玲1 王超2
[导读] 摘要: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当下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部分老旧小区建设时间较早,小区内部功能较为欠缺,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
        1.武汉市汉阳区消防救援大队  430000;2.武汉市黄陂区消防救援大队  430000
        摘要: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当下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部分老旧小区建设时间较早,小区内部功能较为欠缺,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在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小区交通停车问题属于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老旧小区往往缺少对停车位的规划,也就导致车辆停放在道路两侧,此现象严重影响着消防等应急工作的开展,是当下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老旧小区停车问题为切入点,对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老旧小区;小区改造;问题与思路
        老旧小区停车问题较为普遍,车辆的随意停放严重影响着居民日常生活的开展。老旧小区建设时间较早,其道路规划与停车规划较为欠缺,尤其是在消防道路的规划中,对此在进行老旧小区的改造过程中,首先要对小区内部交通设施进行整改。
        一、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老旧小区通常是指单位制改革之前,由政府、单位出资建设的居住区,与1998年商品房改革之后建设成的居住区相比较,大多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城市更新是一种对城市中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且有计划改建的活动。这类需要进行更新改造区域往往集中在城市的老旧城区,老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一般需要解决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诸如交通拥堵、停车难、功能布局不合理、增量空间有限、土地利用低效等问题。针对日趋严重的停车难问题,国家部委相继发布了相关文件,提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保障停车场库设施落地的诸多措施和相应政策,对城市停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目前而言,停车难问题依旧是老老旧城区最显著的社会问题之一。
        小区“停车难”引起的最大的问题是“生命通道”被占用,导致应急救援无法到达。不管是救护车还是消防车都被挡在了小区外,居民的生命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无法保证。所以在老旧小区交通设施改造的时候,打开生命通道是被放在首位的。但是不解决停车问题,“生命通道”问题也是得不到改善的,因为小区车辆的保有量较为固定,必须要让它有地方停。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国家现行的规范和居民实际使用的需要。
        在进行老旧小区的改造设计中,其与新建小区的设计思路截然不同,更多的是对原有系统的梳理,这点尤为重要。老小区的交通系统本身可能就存在缺陷,比如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够,道路宽度不足等问题。
        二、老旧小区停车问题解决思路
        2.1对道路宽度进行整改
        老旧小区多是按照老版本的规划要求进行设计的,所以小区内道路宽度普遍不宽。一般来讲老旧小区的路宽在5-8米,组团路3-5米,宅间路2.5米。在如此宽度的道路两旁停车,会严重影响小区交通系统,也就导致救护车、消防车根本到不了需要救援的居民楼附近。基于此,我们要按照车辆最小转弯半径(是指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半径)对道路宽度进行设计。车辆最小转弯半径如下图所示。在满足各种车辆通行的基础上对道路宽度进行整改,以保障各种应急车辆的进入。
       
        图1车辆最小转弯半径
        2.2对车辆停车方式进行整改
        停车方式主要有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等三种停车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停车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垂直式的停车效率最高,但是对通行道路的宽度要求也最高。而斜列式的效率最低,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式。老旧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小区车位规划不足,也就导致了车辆的乱停乱放,对车辆停车方式进行整改能够有效的规范居民停车。下图对车辆不同停车类型之间的占地面积等进行了罗列。
        三、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公共停车场建设方式及鼓励政策
        老旧城区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鼓励居住小区及个人利用自有建设用地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增建“小而分散”的公共停车场,增建停车场可不改变现有用地性质及规划用地性质。需对增建停车场,选址及建设进行规范,明确管理流程,明确临时机械停车场所建设按照特种设备管理,简化许可手续。增建方式包括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地下空间、拆除部分既有建筑新建、既有平面、地下停车场改加建立体机械停车设施、利用山墙面加建附着式机械停车设施等。
       
        图2各停车类型比较
        3.2鼓励修建立体(机械式)停车楼
        充分利用立体(机械)停车楼的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提供车位多、安全可靠等优点,根据城市功能修补中明确的停车场建设项目库和各片区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建设立体停车楼。结合地区自身特点,利用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道路等地下空间建设立体停车场,利用地形高差提高停车空间利用率。对于老旧小区来讲,部分小区存在违建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区的绿化以及公共建设,为提高小区停车问题,小区可将违建进行拆除,选择适当绿地进行立体式停车楼的修建,以减少停车难问题的出现。
        3.3简化停车场规划建设审批
        目前公共停车场审批按照“五阶段并联审批”制度执行,审批程序较为繁琐。建议:①简化立项阶段审批,除政府投资或控股的项目实行审批制外,其他项目实行备案制;②简化规划与用地阶段审批,简化规划修改程序,实施方案联合审批;③简化设计、施工许可阶段审批。常规的审批程序较为复杂,审核时间较长,但老旧小区改造无法等待,对此相关部门要采用人性化制度,简化停车场规划流程,为老旧小区改造贡献力量。
        3.4以盘活资本为动力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规划建设时就没有对公共停车区域进行合理规划立体停车既是社区空间再造,有助十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也是社会资本进人的最佳切人点之一。2019年以来,河南、浙江、福建等十多个省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明确把增加停车位作为重点。加强对周边公共空间的整合,通过整合周边小区资源,推进共享停车,利用智慧停车技术,将住宅区、机关单位、周边写字楼、商场和路边停车位等资源打通。
        四、结束语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其对保障小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停车难会导致各应急车辆难以进入小区,通过相关整改意见以及措施的落实,小区生命通道能够得到有效疏通,居民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娜,彭恺.单位老旧小区改造困境及其治理策略——以湖北十堰市G企业家属区为例[J].中国房地产,2020(21):53-61.
        [2]魏吉祥.强化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施工管理[J].北京观察,2020(07):12- 13.
        [3]孙源,朱渊.日常视角下的老旧社区零散空间研究初探——以南京王府园小区为例[J].华中建筑,2020,38(07):62-68.
        [4]王玉志.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绿色智慧住区[J].中国勘察设计, 2020(06):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