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穆亮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贵州鼎亿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2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单位逐渐意识到好的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重要性以及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因此建筑单位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管理,而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关键之处,所以为了保证工程造价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在建筑设计阶段具备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意识,并且将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而本文主要从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影响、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实施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三方面对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总体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城市在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随之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单位逐渐意识到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对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根据建筑本身的功能效益要求,实现工程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以实现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但是,在实际工程结构设计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成本,还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将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工程造价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
        (一)对投资的影响
        首先,对投资的影响。虽然在整个建筑工程总体费用占比中建筑设计阶段的费用占比较低,但是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费用支出却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投资者的决策结果。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建筑结构设计阶段涉及了建筑工程的方案、材料的采购、设备的选择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
        (二)对经常性费用的影响
        其次,对经常性费用的影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不仅关系到工程投资的选择情况,而且还与建筑工程的日常费用紧密联系,比如:维修费、照明费、暖通费等。经研究发现,经常性费用和一次投资呈现出反向变化的关系,所以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实现费用与设计的结合,实现设计的优化,有效控制经常性费用。
        (三)对返工误工费用的影响
        此外,对返工误工费用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是我国安全事故频发发生的项目之一,其中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设计不科学造成的。所以,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方式概率,也降低工程的损失,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因为一旦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难以达到建筑工程的设计标准,就需要返工处理,甚至还可能出现停工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造价成本的上升。
        二、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方面缺乏管理意识
        首先,内部控制方面缺乏管理意识。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对工程造价的重视度不够,所以对其的执行力度也不够,并且还容易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导致在实际的设计阶段缺乏对工程造价的统一管理,并且设计人员也没有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形成科学的内控意识。
        (二)造价控制目标不明确
        其次,造价控制目标不明确。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实际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没有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设置工程的造价控制目标,导致目标不明确,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顺利实施。

尽管部分建筑单位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制定了完善、明确的造价控制目标,但是设计的目标与造价控制目标缺乏一致性,影响了造价控制的实效。
        (三)造价控制机构设置不合理
        此外,造价控制机构设置不合理。工程造价的有限控制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顺利的实施,而且还有利于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实现,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造价控制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造价控制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存在平行关系,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立独立的造价控制机构,导致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独立性、权威性不足。
        三、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实施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造价控制制度
        首先,需要完善造价控制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的造价控制制度,才能保证工程造价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完善的造价控制制度是工程造价顺利实施的基础与保障。所以,建筑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工程的、完善的、科学的造价控制制度,明确造价控制的目标,保证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有法可依,并且严格遵守造价控制的相关制度,进而保证设计流程的科学性,使设计人员能积极参与到造价管理的工作中,为造价控制效果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造价控制信息化水平
        其次,需要提高造价控制信息化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等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水平。如: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应用BIM技术,对工程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减少设计变更,实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信息化。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引入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使工程造价控制更加准确,以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本身复杂性较高的设计简易化,以实现了设计优化与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统一。
        (三)合理使用限额设计
        此外,需要合理使用限额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中,限额设计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它通过任务书、投资估算等,进行初步的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投资概算设计施工图纸等内容,以及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建筑功能性需求的情况下,在在各个设计环节推行限额设计,使得建筑设计能够达到经济性、技术性的统一,将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于限额设计标准以内。
        (四)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水平
        最后,需要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筑结构设计受设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所以建筑单位需要提高设计如的专业素质。如:加强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保证设计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得其可以在结构设计阶段建立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严格遵守限额设计等理念,保障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而且还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建筑单位需要重视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并且加强对其的管理,制定完善的造价控制制度,严格推行限额设计等,提高建设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保障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明军.建筑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与方法[J].居舍,2018 (25):33.
        [2]王立宁.基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 2019(2):62-63.
        [3]李苏平,蒋虹,张永红.从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J].陕西建筑.2007(01)
        [4]周川.设计阶段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