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古县供电公司 山西古县 0424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不断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依托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水平对电力系统进行针对性改造,以加强和巩固智能变电站的管理,提高用电效率,扩大基础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智能变电站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模式。计算机技术作为变电站的重要依托,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变电站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对电力需求进行科学分配,先进的变电设备可以合理配置电力资源,避免了电力的浪费,增强了电力行业的竞争力,更好地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问题;解决思路
1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变电站势必会朝着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要想保障我国的变电站能够可持续地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对自身的运维管理水平进行不断的提升。要加强和巩固整个运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在运维系统使用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方式,来提升专业的技能,增强运维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运维管理工作能够在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变电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功能。智能变电站利用可靠、环保、先进、高效的智能设备,主要包含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化保护等新型设备,采用“三层两网”信息高度共享的数字化网络,同时配置了功能相对完善的在线监测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在提升运检便利性和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3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3.1安全性问题。从通信模式上来分析,智能变电站摒弃了传统的点对点传输模式,升级为对等传输模式,此模式对整体的安全性要求较为严格,若系统中的任意一个LED发生故障或者没有得到及时保护,将会引发整个系统出现故障。
3.2可靠性问题。智能变电站中的光学互感器极易爱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得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光纤与玻璃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再加之有源电子互感器需借助一定的元件与模块的作用,但这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较低而且浪费资源现象严重。
3.3快速保护问题。电子互感器的数据传输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复杂的、系统性的过程,在数据传输中不仅需要借助交换机的协助,还要通过合并单元才可实现,但这样的话会造成数据传输的时间无形地加大,效率低下。
3.4安装保护问题。为了尽可能地节省电缆的使用量,在设备周围设置一定的保护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智能汇控柜是一种较为常见而且应用比较广泛的保护设备,但此设备对周围环境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4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
4.1 强化设备管理。无论是传统还是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时,都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电子互感器在智能电网中主要有获取信号以及信号的传输等功能。
在日常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要注意电子互感器的维护,主要是确认电子互感器外观是否完整、接线是否正常。定期检查电缆之间的连接状态,确保电缆之间的连接稳固且完整。仪表要确保各个数值在规定范围内。定期清理互感器,确保外壳的卫生,检查互感器外壳是否出现灰尘、裂纹以及放电等情况。
4.2 强化巡视与安全管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一般通过光缆进行连接,这样会增加设备之间的耦合度,但是也会增加退出二次设备时对其他设备的影响。另外,智能终端在变电站中负责采集和测控开关刀闸信息、设备保护以及分析合并单元的任务,假如该设备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变电站运行。针对上述情况,智能变电站要加强巡视以及安全管理。
第一,检查后台机保护板、出口压板等装置运行是否正常,仪表显示数值是否可靠,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二,确认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装置、网络交换机、自动装置以及各种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连接是否完好。
第三,室外智能终端箱密封是否完好,有无进水现象,箱体内湿度以及温度控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第四,对光纤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光纤的连接处是否可靠。防尘帽是否完整,及时补充损坏或者丢失的防尘帽。
4.3 软压板运行维护管理。目前的智能变电站控制终端中,大部分使用软压板替代原有的硬压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软压板的运行维护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在监控后台实现软压板的操作,在运行前,需要通过监控确认软压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运行后,还要通过监控对软压板的运行状态进行核对。第二,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不要随意改变软压板的状态,保持软压板工作的稳定性。第三,智能组件在正常运行时不能投入置检修状态,一般人员禁止对该板进行操控。第四,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退出本间隔,从而保护失灵的启动压板。第五,设备开关如果需要改冷备用或者在保护启用前,需要将智能组件的“置检修”压板取下。第六,工作人员需要在监控后台进行定值区切换操作。操作前需要通过监控确认定值实际区号,操作完成后,也要通过监控以及保护装置核对定值实际区号,完成切换后,打印核对正确。第七,检修人员在进行修改过程中,只能在装置上进行修改定值,严禁通过监控后台进行更改。
4.4 智能组件的巡视维护管理。顺序操控相对于传统的操控顺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操控的准确性,根据实际的运行经验,智能组件巡视维护管理顺序操控时,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与倒闸操作要求相一致。第二,依照相关标准制定顺序操作流程,并且按照该流程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管理,流程必须要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第三,进行顺序操作过程中,按照相关标准对该操作进行监控,顺序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逐步显示,并且与终端要求一致。第四,顺序操作完成后,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人工确认,检查无误后才能确定此次操作顺利完成。第五,变电站应该安装临时接地线,以保证顺序操作中的操作安全。
5 结论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速度是人们无法想象的,现阶段科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科技创新层出不穷。改善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方式,是落实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要重视电力企业,它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提供者,所以一定要做好能源的防控,完善建设制度,加强对人员、对设备的管理,从根本上保障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让智能变电站可以正常运行,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娟.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2):110.
[2] 张贵中. 智能变电站安全运检技术研究及应用[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