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庙岗山电灌站 湖北武汉 430400
摘要:建筑供配电安装是一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供配电施工技术提出了更严格、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应高度重视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供电系统安装各环节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统优化
1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结构组成和施工特点
建筑供配电系统是一个较为综合和复杂的系统,主要由电力负荷、供电电源、供配电设备、供配电系统连接线等部分组成。在具体的施工中,每个部位的操作都有其严格的规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供配电系统的施工安装中,应充分考虑系统的特殊性。一是提前做好区域差异化,合理配置不同类型、不同尺寸设备的具体施工顺序,明确安装工艺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可靠性试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对于具体的制度建设,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建筑安装工程的具体实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个专业。要协调好各方面的配合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要考虑整个建筑的施工进度,保证供配电系统无干扰正常施工。
2影响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2.1合理的负荷计算
目前,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具有不同的运行特点。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荷载计算方法。主要计算方法如下:(1)需要系数平方。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功率计算,常用于已知负荷的精确计算;(2)利用系数法。该方法利用数理统计知识作为计算手段,在电机负荷计算中经常使用,且计算结果比较准确;(3)电能指标法。该方法利用负荷密度经验值,根据工程规模推导出负荷需求,这是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常用的方法。在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后,根据工程特点划分荷载等级,将荷载影响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四种。一级负荷对整个系统影响最大,主要为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泵等安全防护设施。这种荷载使用了大量的电动机,因此在计算时应预留更多的余量;而不重要的荷载,对建筑物不构成风险,则应从实际出发,不应过度放大。
2.2匹配的供电线路及其保护
在优化供配电系统时,应认真研究《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规范》,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运行特点,详细分析供配电系统的实际环境,综合各方面意见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敷设方式。建筑内各用电点之间的距离从系统开始就不同,敷设环境也大不相同。在选择供电线路时,应根据产品载流能力、电压降、环境温升、磁场强度等客观条件选择供电线路,如果线路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和施工不便。但如果线路过小,会带来火灾隐患和使用质量的下降,给项目带来负面口碑。在选择载流导线时,应采用科学的手段对供电线路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保护装置与线路相匹配。
2.3适度的无功补偿及滤波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的种类与过去有许多不同。目前,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LED灯具、计算机、变频空调等设备都会产生各种谐波,导致正常功率波形失真,严重危及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缩短其他设备的寿命。同时,建筑内大量使用电梯、消防泵、大型空调等用电设备,消耗了系统中大量的无功功率,增大了功率角偏差,增加了能耗。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应根据负荷类别合理配置一定数量的滤波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以保证系统电压和波形的稳定,从而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建筑电气设施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
3.1项目开始前的筹备工作
电气设施供配电系统实际运行前,有关技术控制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首先,在实际操作之前,要对平面图的内容进行优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找出规划中的隐患,并加以改进。其次,根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选择施工工艺。
另外,在正式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应充分发挥相关技术人员对作业质量控制的作用。也就是说,对于实际操作中需要使用的构件,相关技术人员在加工时就要开始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对建筑结构也要有一个掌握。只有将上述准备工作做得全面,才能为电气设施供配电系统铺路,既能保证工程整体运行质量,又能保证运行过程中的速度和效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程按期交付,提高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收入。
3.2项目实际施工中各项安全作业的标准化管控
3.2.1安设配电箱
为了提高这一操作环节的质量,安装前应全面做好前期清理工作,以保证安装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分支机构应采用箱式接线安装牢固。完成相关接线操作后,测试仪表设施的电压是否稳定。在保证供电正常后,应设置好相关标志,以便日后维修工作中做好相关工作。在箱体结构安装过程中,应对配电箱周围的墙面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保证相关装配作业的安全,促进安装的正常运行。配电箱安装时,应选择一口一管的安装形式,以保证配电箱的稳定性。接线后,应选择接地线形式,以保证用电时的安全系数。安装作业完成后,应在极短时间内清除作业过程中形成的杂物,防止污染环境。
3.2.2安设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安装时,应先安装母线。在此之前,应明确母线的工艺标准,以确保施工符合供配电系统安装的规范和标准。此外,要严格控制母线敷设吊具的质量,控制好母线安装吊架的实际距离,确保其安装在标准范围内。在操作过程中,导线直径应为0.04cm2。当母线敷设长度超过400cm时,应增加伸缩装置及配套部件,以保证线路的稳定和安全。此外,在配电线路安装过程中,还应采用暗埋的方式进行管道敷设,尽量减少线路曲折的规划设计。在实际运行中,管道与管壁的距离应保持在1.5m,曲线半径应设置为其外径的6.5倍。使用混凝土时,弯管半径应在管道外径的9.5倍以内。同时,在黑盒内承接配电箱线路时,应保证所有管线均匀堆放。
3.2.3安设插座、灯具
插座、灯具安装时,应合理控制安装位置,开关箱位置偏差控制在0.5m以内,成排灯具安装时,开关箱安装位置偏差应控制在0.5cm左右,门边缘与开关箱中间的距离应控制在180mm左右。安装插座时,应根据现浇梁板的厚度值确定吊扇吊钩的安装位置,圆钢的内径应控制在36mm左右。将其放在开关箱下,焊接固定,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安装工作完成后,应拆除模板和吊环,吊钩应采取防锈措施,以保证其能正常使用。
3.2.4防雷接地
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保证电气工程在用电期间的安全,这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应利用混凝土结构中的主筋来实现防雷功能。在此期间,应注意标记接地线,以防混淆。在大多数类似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行中,都会对接地支线进行划线。对容易识别的线路,应按其固有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接地设计,以达到防雷的功能。
结束语
总之,面对复杂复杂的供配电安装施工工作,涉及专业知识面广,相关人员应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设计方案,客观、冷静地处理各种突发问题,严格自律,确保整个施工能按计划有序进行,从而提高施工整体质量,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企业除了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外,还应给予相应的重视,加大施工新技术的引进,购置先进设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优化现有工艺设备。
参考文献:
[1]张策.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93-194.
[2]袁勇.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14):31-32.
[3]刘恺.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做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228.
作者简介:肖天喜,4201111969****8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