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其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而在能源供给运输的过程中,安全也成为了当下较为突出的问题,而其中的电力能源也不例外。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关键,而一旦电力能源输送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就是对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应用探究
1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的重要性
随着当前社会对于电力能源需求的逐渐加大,电力输送系统的压力就会有所增加,这就有可能会使得电力系统出现一些问题,而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对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一定的检查,从而对于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能够利用变电检修技术存在的设备故障进行相应的维修处理,使得电力系统能够提高自身运行的有效性。另外,对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检修,不仅能够加强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性,还能够使得电力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所增加,从而使得对电力系统相关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的费用有所减少,并以此确保电力系统中变电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对电力系统进行变电检修,是保证电力系统设备有效运行的基础保障,而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则是在电力系统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支持,这样不仅能够使得电力系统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有所减少,还能够使得电力系统长久稳定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电力能源。而电力系统的能源输送功能,也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便利提供了能源支持。
2 我国现行的变电检修方式
2.1 预防检修
预防检修虽然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但是我国现行的预防检修手段过于传统、保守。由技术人员按照相应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有效的达到预防的效果。但是这种传统的预防检修手段只能准确的发现小范围的故障。若在范围大、严重的故障范围进行排查时,无法充分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使其预防效果大打折扣。但是这种预防检修方式却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无济于事,这也无疑增大了预防检修工作的难度。
2.2 事故检修
不同于预防检修,事故检修是一种事后检修的方式。是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由技术人员负责对其进行检测与维修。这种检修手段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一定的预见性,往往是在故障发生后进行检修,无法有效降低故障所造成的损失。与此同时,在对事故进行检修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终止系统的运行,之后由技术人员负责对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与更换,而这对于用户的安全用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不提倡广泛的开展这种事故检修。
3 检修中的常见问题
3.1事前准备不够
电力检修的主要内容是检修供电系统中的变压器、传感器、断路器,而这些构件的组成结构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检修前如果未检测到损坏原因(部分故障是不可拆卸维修的),在拆卸维修中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坏,甚至于造成变压器、断路器的彻底毁坏。部分电力企业在人员配备和检修设备配备上还不够完善,经常性忽略事前准备工作,殊不知准备工作做到位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危险点认定不精确
电力系统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整体布局十分复杂。
有限的变电检修设备和人力资源不够对变电整体系统进行详细检修,这是不符合科学的,因此,没有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严格检修的只有危险点,这就需要在确定危险点方面狠下功夫,找出真正的危险点,定位精确。维护人员一般会根据已有案例或自己的经验确定高危区域,然后根据现场变电站损坏的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危险点的识别非常复杂,需要全方面的考虑。现有技术和设备还做不到精确的地位危险点,且危险点认定工作过程不够完善,存在诸多漏洞,这也导致了危险点识别错误增多。
4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管理措施
4.1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变电设备检修技术
近年来,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设备进入电力系统,以往的许多变电检修技术都难以应用到新式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中,与新设备相匹配的检修维护技术又没有及时的完善,电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检修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够处理完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电力工作人员必须学会与时俱进,能够在原有的状态检修、预防检修及故障检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变电设备更新变电设备检修技术,以适应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检修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2健全变电检修管理制度
①完善变电检修责任体系。根据电力系统变电检修目标责任,将其细化分解到每个检修队伍和检修人员,实现电力检修责任体系的全覆盖。②实行全程动态化检修模式。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出提示和警报,以提醒检修人员及时进行检测维修。坚持使用前检修和过程中检修为主要方式,并以事故检修为辅,从而确保变电检修取得实实在在的程度。特别是要坚持流程化检修和标准化检修,以此规范检修行为,增强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重复检修,避免检修疏漏。抓住每个环节和每个细节,特别是要在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检修,以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率。
4.3提高维修人员素质以及维修管理水平
为了不断提高变电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对相关的变电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其工作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使其工作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变电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同时要对变电维修采取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强化维修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得变电维修人员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来准确判断变电系统的问题和故障。提高变电维修管理水平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将成本的使用透明化,并且把成本的使用和员工自身的考核状况联系起来,使得相关的变电维修人员能够更 加重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4遵循设备的检修准则
为实现供电公司的持久发展,应当严格遵守标准化、精益化、集约化以及集团化的检修准则,在解决问题时,应当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保证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逐步完善管理体制,执行规范化的管理,强化检测管理,加强管理理念,使得变电设备的检测管理业务变得越来越规范。同时,必须进一步优化检测的流程,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意识,对监测管理进行全面的落实,为电力体系安全运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5 结束语
变电检修技术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刻探讨和改进的,变电站的维护技术不仅保证了变电站的顺利运行,而且保证了电力市场和用户环境的安全。能源公司希望优化变电站维护技术,可以考虑变电站维护的优化过程,提高变电站的维护效率,使用户获得更可靠的电力,有效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平稳较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宏.电力系统安全角度下的变电检修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29):195.
[2]寻克忠.浅谈变电检修工作安全实施的有效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