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6期   作者:宇文建辉
[导读] 在建筑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钢筋混凝土逐渐成为民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
        宇文建辉
        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在建筑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钢筋混凝土逐渐成为民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应力,大幅强化了建筑结构的承载性能,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步骤较为复杂,且较易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损、形变,如果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或者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容易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腐蚀现象。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重点阐述了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要点,并探讨了钢筋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为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民用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
        1、模板设计
        模板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已知工程信息,协同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确保模板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持高度匹配。由于需要重复开展模板支设、拆卸作业,为提高施工效率,应在确保模板结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简化模板结构。为避免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振捣环节出现模板倾斜失稳与结构变形问题,需要保证模板结构具有良好强度、刚度,并设计配套的支撑结构。同时,合理设定模板结构的极限承载性能,要求在不同工况下,模板结构极限承载性能都大于所承受的混凝土自重量、侧压力,不会出现模板超负荷问题。此外,为提高模板设计效率、降低设计难度,可选择采取模块化设计方式,将模板结构拆分为若干独立的模块单元,再将各模板设计方案进行整合处理。
        2、模板制作
        为保证模板质量达标,企业应将模板设计方案提交至工厂进行批量化、标准化制作,消除人为因素对模板制作质量造成的影响。同时,在模板制作完毕后,对模板外观结构质量、规格尺寸进行检查测量,如果存在模板明显挠曲、结构变形等问题时,需要对模板进行修补矫正处理或重新制作。模板运输过程中,应在车厢中铺设防撞缓冲材料,保持相邻模板的安全间隔距离,并对模板进行固定处理。在模板入场环节,重复对模板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确定一切无误后,方可将模板在现场进行分类堆置,再投入使用。
        3、模板支设
        提前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也可以安装防倾覆装置,保证模板处于垂直安装状态。而在模板跨度超过4m时,需要对模板进行起拱处理。此外,不同类型模板的支设要求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梁模板。当梁构件跨度超过4m时,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对模板底部开展起拱操作,结合施工情况合理设置起拱高度,在模板支撑结构间隔区域中安装拉杆,在模板与地面间隔5m处安装首道拉杆,并以2m为间隔距离,依次向上安装拉杆。要求所支设上下楼层的模板支柱均与竖向中心线相重合。
        (2)柱模板。施工人员提前对基面进行平整处理,并对边线、中心线进行测量标记。随后,优先支设位于两端的柱模板,对模板进行测量校正、固定处理。使用拉线对其他模板的支设位置与标高进行测量调整。在必要情况下,可选择在柱模板结构中增设工具式柱箍,从而起到提供初始应力的作用。要保证梁模板与连接部位之间形成小斜面,便于后续拆模作业的开展。
        (3)墙模板。施工人员优先安装墙模板一侧的装档、斜撑等结构,在模板顶部区域固定钉侧板。并采取拉线方式对其进行找平处理,在相邻模板间隔区域中安装混凝土撑头、设置对拉螺栓。
        4、模板拆除
        拆模前,检测混凝土试块强度,在试块强度达标后,即可开展拆模作业。合理设置拆模顺序,优先拆除后支设、非承重部位模板,后拆除承重部分、支模时间较早的模板。禁止施工人员野蛮拆模,如使用锤子持续敲击模板。对所拆除模板进行清理,使用清洁剂或是木铲等工具,清除板面残留混凝土浮浆。随后,将模板进行分类堆置,便于循环使用。
        二、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筋施工技术
        1、钢筋安装
        在钢筋安装环节,管理人员需要对入场的钢筋材料的外观质量与规格尺寸进行检查,从中随机抽取少量样品进行取样试验,将检测结果与施工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确定一切无误后,方可将钢筋材料投入使用。清理钢筋表面油脂、污渍与锈迹,在钢筋表面均匀涂刷防腐保护漆层;对钢筋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标记,如受力钢筋搭接位置、钢筋净间距等等。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情况与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各类钢筋材料的锚固及搭接长度。做好钢筋绑扎准备工作,如准备适量的铁丝、保护垫块及捆扎器材,清理模板内部分布的各类杂物、在模板上划线标记等等。


        2、钢筋绑扎
        在钢筋绑扎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对箍筋弯钩开展调校正颙,将弯钩度数控制在135°左右。同时,确保箍筋、墙体筋可以有效勾住竖向钢筋以及水平钢筋。而钢筋绑扎作业内容及操作要点如下。
        (1)柱钢筋绑扎。确保受力钢筋以及箍筋二者保持垂直状态,沿受力钢筋方向将其加错开布置。同时,对纵向钢筋交叉点、箍筋转角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对柱头位置线进行测量标记,为后续柱头钢筋绑扎作业的开展提供参照保证上下楼层柱头轴线重合。错开布置柱头竖向主筋接头,并对接头开展搭接操作。
        (2)梁、板钢筋绑扎。将受力钢筋以及箍筋弯钩处加以错开布置。对民用建筑各楼层屋面结构钢筋开展绑扎操作,重点控制纵向主副钢筋的间隔距离。再对板钢筋交叉点进行加固处理,将钢筋布置为梅花形式。对板制作负筋的安装、绑扎位置进行测量,禁止弯钩保持向上状态。
        三、民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制备
        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原材料选材工作,如明确水泥材料标号、集料粒径要求等。科学制定混凝土配合比方案,组织开展试拌作业,根据检测报告调整配合比方案,直至所搅拌混凝土材料性能质量达标。同时,综合分析材料品种、气候温度等因素,合理设置混凝土搅拌时间。例如,在冬季施工背景下,为保证混凝土搅拌质量,需要将搅拌时间延长1min左右。同时,企业可选择直接采购商品砼,在材料入场环节对商品砼的强度、坍塌程度进行检测即可。
        2、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1)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浇筑难度与浇筑量较大,难以一次完成浇筑作业。因此,技术人员应采取分层浇筑方式,合理设置混凝土层浇筑厚度,提前在柱构件底部填充厚度在10cm左右的水泥砂浆,确保水泥砂浆与混凝土成分一致。同步开展混凝土浇筑、振捣作业,待上层混凝土振捣完毕后,方可浇筑后一层混凝土。同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避免混凝土提前初凝、形成施工缝,在必要情况下轻轻敲击模板,避免混凝土与模板内壁粘连,选择在主梁下部区域人工设置施工缝。尽可量连续性开展混凝土浇筑、振捣作业,如若出现突发问题、导致混凝土施工中断,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恢复施工,或是挖除所浇筑混凝土。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或是配置串筒等装置,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2)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均匀设置振捣插点,施工人员遵循“快插慢拔”原则,重点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确保振捣棒、所埋设钢筋、模板内壁三者保持安全间隔距离。合理设置振捣强度及频率,如果振捣参数不合理,有可能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
        3、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及时开展养护作业,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洒水保湿,或是在混凝土表面均匀喷涂养护液,确保水泥水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后,做好混凝土温控工作,如在冬季施工情况下采取蒸汽养护法,提前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管道等等,避免温差裂缝的出现。同时,禁止无关人员、设备对混凝土进行踩踏。
        四、钢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现阶段,在民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裂缝质量问题,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难以满足施工要求,并引发结构渗漏等一系列施工问题的出现。例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承受过大结构抗拉力与外荷载弯矩力、混凝土收缩力时,极易出现结构裂缝质量通病。因此,可选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增设钢筋网,与所埋入钢筋共同承受结构抗拉力等多种作用,从而降低裂缝问题出现率。此外,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受到人员、设备踩踏影响,负筋有可能出现弯曲变形现象,并导致建筑楼板等部位出现裂缝质量通病。因此,一方面对施工现场进行保护,禁止无关人员、设备滞留现场。另一方面,采取悬挂法开展楼板等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业。同时,协调开展钢筋混凝土施工与管线预埋作业,禁止管线集中埋设或是交叉重合,避免管线敷设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裂缝。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情况与工程结构质量息息相关,具有极为重要的施工地位。因此,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好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包括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管控,并做好防治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锡强.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08).
        [2]刘元一.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6).
        [3]郭真生.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