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方法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6期   作者:吴倩倩
[导读]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施工方法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介绍了锚固技术
        吴倩倩
        广西中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玉林市537000
        摘要: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施工方法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介绍了锚固技术、软土处理技术、预应力桩技术以及水泥土施工技术,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从前期准备、桩基础施工、不良地基处理等环节展开谈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方法
        引言:随着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力度的提升,相关部门也更加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问题。工程基础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加强工程基础处理,优化施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建筑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方法
(一)锚固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通常将其建在山区,但由于山区的地势、环境都较为复杂,在地基的建设处理上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建设人员可以在处理基础时,应用锚固技术,全面掌握工程基础信息后,制定科学可行的建设方案,对建筑进行锚定与加固处理,减少山区的特殊环境对建筑产生的影响,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为建设人员和水电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二)软土处理技术
        软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中较为常见,并且具有较高的含水量,承载力不高,容易变形。建设人员可以通过换土法、排水法等技术进行软土的处理工作。换土法主要是将土壤中的软土全部取出,换成承载力强、压缩性较差的土质,使土质能够满足建筑项目施工的要求。不过换土法在应用中,难度系数较高,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不低。排水法是通过对软土进行加压处理,排除其中多余的水分,减低土壤中的含水量,以此优化土质,达到稳固地基的目的。
(三)预应力桩技术
        预应力桩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中应用广泛,对建筑工程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应用预应力桩技术时,有两种施工方法,即先张法与后张法。
        先张法,可以为建筑工程中的部分构件提供应力,提升建筑构件的综合性能,起到稳定、加固整体建筑的作用。后张法是在建筑工程的部分构建强度升至80%时,再为工程构件提供应力,提升构件强度。这两种施工方式都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要求,不过具体的施工操作具有一定的差异,建筑人员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施工方式应用预应力桩技术。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按照相关标准,使其实现更显著的效果,提高建筑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
        除此之外,在应用预应力桩技术时,要做好建筑的沉降处理。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有静压法和锤击法两种沉降方法。锤击法主要是借助桩锤的冲击力减少桩阻力,以达到沉降的目的。静压法是软土土质沉降处理的常用方式,建设人员在应用静压法时,要事先对施工现场地质进行细致的调查,在充分掌握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后,再开展沉降处理,提高施工质量,为工程建筑安全提供保障。
(四)水泥土施工技术
    通过水泥土施工技术处理地基,可以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强度,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时,建筑工人依照工程的具体施工强度与地基承载力确定水泥土的实际用量,并结合灌浆技术,将水泥土应用在特定部位,提高工程的稳定程度,保证工程重量[1]。
二、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应用研究
(一)工程概况
    某水利水电工程由水库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构成,基础埋深和基础形式未定。工程的地基表土层主要由人工堆积层组成,所处区域的地势平坦,地面标高31.57-32.67m,建筑工程的整体沉降量小于80mm。


(二)前期准备
    首先,在开展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前,建设人员要了解好项目工程的基础施工图和地质勘察报表等有关信息文件,并要深入建设现场进行全面的考察,了解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开挖土方工作前,依照建设规划的要求,完场现场障碍清除工作,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建设人员要适当增加工程项目施工场地的道路、桥梁的卸货空间,使建筑材料、机械设备能够在施工现场灵活运输,提高传输效率。同时,要排查好排放线路的位置控制线、基准点的位置以及基础槽的尺寸大小,严格依照设计标准执行,定期开展相关的检查、测试工作。最后,建设人员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科学规划排水坡度,合理安设临时排水设施,使其充分满足设计要求。通常情况下,排水沟的方向不能低于2%。在开挖土方时,若基坑与管道沟的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就需要建建设人员参考施工现场的相关地质信息,采取有效的方式降低水位。一般来说,要将水位降低到开挖处下方500mm,再开始下一环节的施工。
(三)桩基础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常常采用灌注桩作为地基的基础。在应用管桩灌注桩技术时,建筑人员要先设置一个和柱规格尺寸都相同的钢管,把桩靴放到底,随后深入地面,然后将钢框架放到钢管里,在其中注入混凝土。等到混凝土成形后,将钢管取出。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由于钢管的震动作用被压实。若选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就要将灌注桩钻孔打孔,然后再灌注混凝土,这种技术操作快,效率高,能够符合各种地基的建筑施工要求。
(四)不良地基处理
        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不良地基,若处理不当,就会为建筑项目后续施工增添很多阻碍,也严重影响了建筑整体的质量,并且不良地基的种类较多,处理起来也较十分繁琐,这就要求建筑人员在开展地基施工工作时,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式,确保基地施工的质量。
        1.浅土层液化
        在应对土质较为疏松、潮湿的不良地基时,建筑人员可以应用浅土层液化技术。由于施工现场的土壤主要是相对松散的砂质土和粘稠的淤泥质土,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地基会受到机械、人工等的振动作用,导致土层与土壤空隙间的压力逐渐上移,严重影响了地基上方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人员可以清除土壤中的液化土层,再采用高强度的土层进行填充,以此减少水分的渗透,从达到固定混凝土墙的目的,提高土层的固定性。
2.软弱土层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典型且普遍的不良地基,这种地基的主要成分是土质流动性较强的淤泥质软土,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泥沙以及腐殖质,含水量与承载力较大,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并且土层之间有很多间隙,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才能固定成形。建筑人员若在土层上方构建地基,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会对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建筑的质量。因此,建筑人员在处理软土层地基时,可以清理土壤中的淤泥质土,用地基桩取代砂层,并安设沙井,以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推进建筑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3.覆盖层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覆盖层孔隙较大,具有较强的渗透性,稳定性也不强。对于这种土质,建筑人员可以采用强夯压实或者增设混凝土防渗墙的方式,减少地基发生变形的几率。如果仍然不能有效解决,也可以应用高压注浆法进行施工,完成混凝土防渗墙的建设[2]。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关乎着建筑整体的的质量。建筑人员要积极使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在工程施工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强化桩基础施工技术,合理处置不良地基,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环节的施工,保证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伟.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方法及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研究,2019,002(006):P.163-164.
[2]许欢.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0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