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华
国网山东电力金乡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272200
摘要:电随着人口的增多需求量变大,为此在电力行业持续发展进程中,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多种技术的助力下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体现了高智能特点的自动化技术,使得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对电力的需求得到了高效服务。因此,以自动控制系统概述为切入点,从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配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电力自动控制;低压配网;应用
引言
为了进一步的推动电力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网之中优势的充分发挥,要适时的促进电网的科学规划、促进操作系统的构建、构建材料选择保障对策。
1电力自动控制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1.1电力自动控制的概念
电力自动控制即运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的传输、调配、检测及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智能管理,从而达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高效。根据电力自动控制的环节不同,电力自动控制主要分为配电管理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变电站与馈线的自动化环节等。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调节控制,使各个系统能够协调工作,从而使配电管理系统能够得到全面的监控,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正产运行。
1.2电力自动控制的实际意义
随着电子信息化和计算机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在现代生产背景下,大部分工业生产都基于电力自动控制实现。电力自动控制不但能够实现对设备的合理监督控制,还可以对工程设备的合理使用作出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实际质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电力自动控制技术的使用需要重视其中的重点问题,为电力系统工业化发展作出保证。在发展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时候,还要针对传统技术和现有的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对自动控制技术充分优化。应当将计算机技术在电气自动控制中合理应用,促使工作效率得到相应的提升。也可以将其在通信和监控系统中合理使用,实现自动化软件应用。电力工程系统的结构会产生改变,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力工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2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2.1工控机设备
工控机设备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准处理信息后,实时测得数据后台监管与掌控——数据的精准测量、数据的妥善保存等;实现对记录信息的打印与显像,并在后台完成对运行系统状态的分析与评估;利用遥信功能实现对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降低了因事故造成停电的几率;利用遥控技术科学调整负荷,优化系统的运行过程。
2.2数字功率测量和控制装置
数字电源测量和控制设备在低能量分配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监控各种参数,如系统电流、功率因数、电压和频率,以及使用连续测量切换到自动功率控制。可以有效监控系统数量,自动监控状态,员工可以快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除了控制继电器输出和其他功能外,还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2.3多功能电力仪表设备
该设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体现出超强功能,如实现了可编程测量功能、能够进行数据显示、实现数字通信功能、达成电能脉冲变送与输出功能,并可以对电量实施测量,完成对电能计量过程、实现数据信息的显示、完成数据的精准采集以及达成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充分满足了配网自动化的运行需求。在MODBUS-RTU通信协议的助力下,可实现多样化数据信息的线路传输,并以字节位的方式进行传输,将所有测量参数妥善纳入仪表内的电量信息库,利用仪表数字通信接口访问数据信息,获取数据信息。
3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网中的应用
3.1保障信息采集及分析处理能力
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低压配电过程中时,必须要保障各项信息收集的准确及时,同时保障信息在收集后的分析处理功能正常高效。只有对信息收集和处理得到保障,才能使电力自动控制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在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高度重视系统中工控机以及电力测控装置的作用,选取性能较好的电力测控装置以保障信息收集的准确,同时在工控机选择上也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保障信息处理的及时。另外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要实时进行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控,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评估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3.2提升电源模块的管理效果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促使电源模块管理有效性得到了相应提升,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获得LED,需要相关人员对电源模块和显示屏的完整性作出保证,从而为电力自动化控制工作的稳定开展作出保障。对电力工程LED电源模块处理的时候也要让其实现综合性处理,将电源模块的管理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让系统能够始终高效合理运行。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操作简便,降低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抵抗,适应性强。对于新型低压配电系统,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在应用时可以借助信号采集方式来实现无限监控,这也可以进一步完成监控目标。还可以使用监控中心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优化实际存储数据。电网设备运行监督系统也让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得到了满足。基于实际实践进行分析,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不但能够准确地监测电力系统,还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营稳定性。要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加强控制和警报,增强故障检查的有效性。远程控制是由自动化实现,这也让工作人员能够安心进行实地维护工作。
3.3通信网络架构
自动控制运用于低压配电系统时,需要自动控制具备较高水准的通信网络构架——分层形式的网络构架。此过程中,利用网络构架实现对抽屉式开关柜的通信管理。同时,要求网络构架与现场总线间建立连接,实现对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凸显结构简捷性的同时,提升通信质量。
4低压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保护增强措施
4.1对系统材料选择方式进行优化
相关人员在实际优化系统运行结构和运行效果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为管理控制措施符合实际标准作出保障,让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完整程度和稳定程度得到提升。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系统材料并以其为基础,针对系统材料和实际元素充分考量,使其符合合理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系统整体功能得到升级,并提升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顺畅度,避免设备在运行中的实际损耗,更好地优化升级。相关人员对材料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较为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使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在保证最小消耗的基础上实现配电系统完整性,并对其节能和管理控制制度进行升级。
4.2操作系统的合理建设
操作系统的合理建设属于有力保障之一,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起到关键性作用。操作系统的合理建设以系统的操作便捷性为主旨,从而妥善处理低压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同时,出于远程操作便利性的考虑,适合将操作系统设置于电网的中心位置。
结束语
电力自动控制的应运是我国工业走向现代化和智能化的高效措施,也是我国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手段,通过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性能,同时对于产品质量提升和生产成本控制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相关人员能够高度重视电力自动控制的应用,进而推动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高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守江.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2(21):61-62.
[2]喻文浩.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网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7):129-130.
[3]曾纯贤.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