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和处理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6月第16期   作者:崔倩
[导读]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电力需求量持续增加,对电力供应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文中以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为着手点,分析系统运行中常见的故障,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处理措施,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
        崔倩

        国网渭南供电公司,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电力需求量持续增加,对电力供应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文中以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为着手点,分析系统运行中常见的故障,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处理措施,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系统故障;处理措施
        
        我国电网逐渐趋向于智能管理,电网调配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有序发展。但是由于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常常会出现电网事故,因此,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用分析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功能也越发完善,主要功能有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功能、安全事故预防功能、电力调度功能等,现主要介绍其应用范围最广的几种功能:
        其一,电力监控功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电力监控能够为电力的管理与监控提供准确度更高的数据信息,保障系统运行的合理性。电力监控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电力运行系统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上传至各级电力调度部门,如此一来,部门技术人员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传达给相关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二是对电力设施进行有效的减速与防控,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平稳运行。
        其二,电力调度功能。为了满足社会民众以及工厂的用电需求,保障电力运行的平稳性与可靠性,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其三,监控自动发电功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闭环控制,能够对电力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分配,加强对各变电站的监督与管理。
        2、电力调度运行中常见故障分析
        2.1前置机故障
        前置机是组成电力调度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前置机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即电源、监控、通讯,其常见的故障有电源和通讯单元指示灯异常以及数据交换异常。在前置机监控运行过程中,如若指示灯依照固定间隔的时间在闪烁,那就表明没有故障。如若通道板存在故障,就可在关机之后对通道板进行更换,若是没有备用的通道板,就可以将故障芯片和通道上的备用芯片进行对调,此外,在无法进行对调的情况下,可以先对切换电源进行检查,确定自动切换开关位置有无问题存在,然后对其进行调整。
        2.2数据库故障
        数据的共享及更新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在展开电力调度的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时间相关的数据,而数据库时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如数据库出现错误、不能如常进行定义、重复对数据库遥测数据存盘描述进行记录、频繁出现遥信信号及遥信表重复填写等故障。造成这些故障出现的原因很多,对此就需要检修人员先对开关位置及数据库极性进行检查。如若遥信正常,但遥控时间却延长,就要在通道正常的情形下对设备信号展开进一步的检查。
        2.3网络系统故障
        实时数据源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所采用的,其含有的直接原始数据量非常大,而多数企业所选用的双卡及三卡内桥式分段网络,在物理层面上的隔离较为欠缺,存在着相对严重的二次防护问题,这就极易受到黑客或者是病毒的攻击,进而就造成了电力调度数据被破坏的状况。针对这一故障,企业应增加预防措施,对外来程序拷贝要严格禁止,将软件及硬件结合起来的安全防护措施展开综合的运用,并将非法信息隔离开来。


        2.4主站设备故障
        主站设备故障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电气调度运行故障。在后续的电力调度系统控制阶段中,常会出现不合适的电网连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主站设备,进而就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了影响。同时在调度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网络IP地址的相冲突的状况,就导致了调度系统运行发生变化。这些现象会对主站的空间系统及设备数据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电力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企业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就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进而就会使企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故障的处理措施
        3.1 完善冗余容错结构
        冗余容错结构的存在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防工作人员在网络结构中产生的矛盾,加大力度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平稳性。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为了有效提升电力运行效率会在系统内部设置网络备份,并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备份进行替换,确保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得以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冗余容错结构也存在较多的缺点,例如,冗余容错结构的系统存在功能重复问题,导致系统中的各项功能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形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当前电力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冗余容错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及时弥补冗余容错结构中存在的缺点。
        3.2 加强系统的整体优化工作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工作应当将整体系统作为着手点,并将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现阶段的最高目标,不断提升系统中的各项功能以及系统的可组性,从整体上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与此同时,为了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还可以加强对可视技术的分析与应用。电力企业应该在电力调度中央处理单元中对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有效提升系统的可控性以及精准性。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还能促进电力企业提升整体工作进度,促进电力企业经济发展。
        3.3 优化电力调度系统网络通信体系
        数据信息的感知与交换是提升电力调度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应当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感知与交换技术的有效运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当根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数字化平台,并对电力调度系统、 通信系统以及网络系统中的数字基础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通信协议,提升电力调度对数据信息的感知能力。目前,我国多数电力企业最常用的通信平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SQL的合理运用就是激发数据传输以及信息加工等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有效提升数据加工效果。
        3.4 有效地扩充网络构架
        首先,电力企业应当根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设置远程工作站。远程工作站的设置不仅能够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对外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还能有效解决因距离相对较远而产生的问题。其次,建立移动工作站。移动工作站与远程工作站相比较二者之间某些功能较为相似,并且因为其具有移动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更为灵活和方便,能够提升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力,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可靠性。除此之外,电力企业技术人员还能够记录移动工作站及时查看电网运行的数据信息,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轨迹和实际工作状态。最后,实现远程维护。电力企业采用的传统电力调度系统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软件以及硬件方面的问题,虽然厂家工作人员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此种维护方式较为费时费力,甚至于还会因为耗时过长的问题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信誉等。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升电网运行的平稳性以及可靠性,还能及时分析和判断故障问题产生的原因,定位故障地点,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所引发的影响,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姚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分析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20):132.
[2]赵晓菲,李文博.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202.
[3]郭申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