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6月第16期   作者:马恩
[导读] 随着电力能源技术开发的日新月异,配电线路技术,也随着技术的规模不断壮大,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更新。
        马恩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交城县供电公司,山西 交城,030500
        
        摘要:随着电力能源技术开发的日新月异,配电线路技术,也随着技术的规模不断壮大,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更新。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检修管理工作,依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对配电线路进行管理与维护。因此,由于配电网运行技术与检修管理技术不对等,所以在配电网的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影响。所以,加强对配电网运行的检修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策略
        0引言
        电力系统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满足社会各行业生产建设发展需求,做好电力供应保障是首要前提。随着电力配电网建设数量及规模的扩展,在建设趋于完善的基础上,需要围绕配电网的运行故障,建立相应的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系统,以此确保电力输配环节处于安全稳定供应状态。
        1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现状
        电力能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刚性需求,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配电系统作为电力能源系统的末端环节,是与用电用户紧密相关的。配电系统的作用是将电力能源合理分配至每一位用电用户的家里。因此,一旦配电系统发生故障,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检修与管理,结果可能不仅是影响用电用户正常的生活,甚至可能是引发无法预计的灾难。因此,加强对配电网系统的检修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因此,发生突然停电、由于电力引发的事故等,相比来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但是,从目前的配电网管理及维修工作中来看,依然有对配电系统造成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不排除有事故发生的可能。所以,为了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提升配电网电能输送的合理性,对可能产生问题的因素进行合理化分析,是加强配电网管理与检修工作的重要前提,也为强化配电网系统检修与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配电网检修管理中的问题
        2.1设备问题
        我国各个地区配电网发展不平衡,这就导致电力设备上存在着差异,配电网统一度不高,由于各个地区配电网的差异问题,配电网先进的技术设备在不同地区的应用范围不同,再加上很多地区电网检修策略中的侧重不同,过于注重智能系统运行,而忽视了设备故障等问题,无法实现均衡、全面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约了配电网的发展进程。此外,很多配电网依然使用老旧设备,这些设备虽然可以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但是在功能上缺乏冗余,如果配电网高负荷运转,老旧设备会超负荷运载,提升了设备故障概率,也加剧了设备老化,无法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2.2人为因素问题
        在检修管理中,人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说检修管理中的任何问题都与人为因素脱离不了关系。最为突出的是检修管理中人才配置不足。由于配电网检修管理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检修管理人员配置随意,人力资源结构不完整,一些高技术检修管理人员一岗多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配电网检修工作中,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检修工作也难以达到配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像检修人员肩负职责多,在外派检修中也是完全按照上级检修命令展开工作,没有对配电系统深度细查,从而出现隐患,影响配电网后续的安全运行。
        2.3技术层面问题
        技术层面问题主要是受到传统技术的限制,导致配电网检修管理中效率、质量止步不前,技术是影响配电网检修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技术不达标则难以满足配电网安全运行要求。在配电网检修中,为了避免单相接地出现的短路问题,采用终端站中性点不接地的方法进行接地短路保护,但是在该模式下出现了非全相运行情况时,中性点一旦出现电压偏移问题,势必会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使电力系统变压器受到损害。


        3强化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效果的相关策略探讨
        3.1优化配电网系统架设结构
        在配电网系统架设结构的设计优化上,主要是对配电网系统的消弧线圈结构进行具体的改进优化。为获取配电网内部系统最佳的消弧效果,一般采取架设消弧线圈的方式。消弧线圈主要借助自身的电力补偿功能达到预期目的,而其消弧功能的达成则是依靠配电网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之间保持180度的相位差来实现。为对配电网消弧线圈进行优化,要着手从以下两环节入手:一是参照配电网不对称电压原理,在电力配电网消弧线圈内设置用于增大功率的阻尼电阻,通过电网阻尼功率的增加,消除电网谐波干扰的频率和强度。二是保证配电网消弧线圈能够高效安全运转,需要将电网系统中的各类运行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反映,此时需要采用电力自动化信息技术精准测量配电网的电容电流,在软件系统的同步辅助下,对参数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及维护,最后达到消减配网谐振问题发生概率的目的。
        3.2合理配置配电网过电压防护装置设备
        配电网过电压防护是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的开展需要过电压防护装置的及时配置。当前防护装置主要是设置氧化锌避雷器,但在设置时,需要关注的要点是:(1)合理确定设置参数,以充分将避雷器的保护属性发挥出来,进而预防及遏制过电压现象。(2)在配电网电机功率较大的区域设置过电压防护装置,在装置的型号选择上以四端星型号为佳。(3)根据配电网架设情况,设置断路器等保护装置,设置位置居于配电网变压器间,起到线路保护及电源及时闭断的效果。(4)选用等级系数更高的避雷针(器),确保避雷装置的绝缘子处于高等级状态,以提高配电网抗震表现。
        3.3形成配电网运行检修常态管理机制
        在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上,做好管理制度建设及机制完善至关重要。在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上,首先要严格依据制度流程来操作,对检修管理岗位人员的职责加以说明并监督,在各司其职中完成检修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电网运行检修常态管理机制中,需要对列明的检修制度进一步明确检修的条目,通过条目的细化来督促检修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检修规范执行并防护,对检修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并处罚。为进一步保障配电网运行检修的常态化,除了做好以上环节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在配电网上设置基于配电网的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控系统的目的是对配电网运行中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及研究,尤其是对网络系统的窃电现象进行预估及评测,然后及时消除因此而可能导致的线路短路或报警问题。不管是管理制度机制还是在线监测系统的跟进,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尽量减少配电网检修的机率。
        3.4设置在线监测系统
        通过设置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对配网的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观测与观察,同时能够利用监测系统有效采集线路特殊部位的关键信息,从而更加高效地找到配网内部存在的问题,对于非法窃电现象能够及时掌握并有效控制。在线监测系统能对配网线路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警报,从而确保问题及时得到处理与解决,维护线路与设备的安全。
        结束语:配电网合理有效的运行,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强化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工作,是配电网安全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所以,为了确保强化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建立检修管理制度,改善配电网设施结构,运用科学的方法,健全检修管理安全意识,是推动强化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为促进电力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邓锡光.配电网线路优化检修及管理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105.
        [2]许可.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12):40-41.
        [3]陈国渠.配电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风,2014(19):69.
        [4]许林生.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4(17):181.
        [5]郁章伟,张婧.浅谈电力企业配电网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电信息,2014(24):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