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维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4期   作者:史大磊
[导读] 电力能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电力线路则
        史大磊
        国网永和县供电公司,山西 临汾 041400
        摘要:电力能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电力线路则是电力能源可靠供应的基础设施,为此必须要保证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随着电网逐渐增大、电力能源供应量逐渐增加,电力线路出现的可能性则越大。因此,必须要对电力线路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维护对策,以确保电力线路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力线路;运行问题;维护对策
1 电力线路特征
        1.1覆盖范围比较广
        我国的电力系统得益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高水平的进步,在一些偏远山区已经覆盖上电力线路,可是因为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地貌、海拔和温度,部分偏远山区的电力线路在架设之后,维修管理工作的难度比较大,因此,此部分线路疏于维护,隐藏运行风险。
        1.2对绝缘子串有较高要求
        为在更高一个水平上保证我国电力的发展,我国电力线路的架设都会选择非常高的杆塔,这就需要非常大的占地面积。这就也会提升电压等级,进而提高对线路中绝缘子串的要求,使用长度必须保证,进而扩大绝缘子占用通道范围。
        1.3输送电力容量逐渐增加
        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加,用电量的增加,我国电力线路所要输送的电力容量也逐渐增加,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压力也逐渐提升。
2 电力线路维护存在的问题
        2.1维护技术需要提高
        我国的电力线覆盖面广,森林、山崖、丘陵等地区都有电力线路覆盖,这些地区偏远且人烟稀少,同时,因为环境恶劣,还很容易出现电力线路的损坏现象,从而影响电力的输送。因此,对于这种线路,工作人员在进行维护时就会受到很多阻碍,很多地方凭借人力很难达到,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为了保证电力线路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对应的维护技术。
        2.2防护措施的维护存在不足
        我国电力线路的维护工作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维护自然因素出现的电线腐蚀、磨损、断裂等问题,另一个,则是要保护人员的用电安全,并且防止偷电、窃电等情况的发生。为了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也为了防止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企业纷纷布置了相关的防护措施。然而,部分企业在布置了防护措施之后,却疏于对其进行维护,导致防护措施无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从而导致电力线路出现问题,影响了电力运输的正常运行。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电力企业都开始向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方向进行转变,然而,在转变的过程中,少数企业因为忽视电力维护工作,或没有发现电力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对电力维护工作人员的管理存在不足,从而导致维护工作的开展缺乏支持,进而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没有得到保障,影响了工作的进度,阻碍企业的发展。
3 电力线路运行维护对策
        3.1深入分析接地故障根源,科学地制定维护措施
        基于分析线路接地故障根源,能够了解到故障出现的位置和原因等信息,为故障的处理提供依据,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一般导致接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绝缘层破坏、线路本身故障。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从控制线路对地面的绝缘入手或者是电路测量入手。在出现该问题时,需要运用绝缘电表测量绝缘电阻。我们都知道电力线路的分支多,如果接地故障影响到其他分支线路,就需要先划分跌开关区段,逐一进行查询,找出故障根源。对于线路中的瓷瓶以及绝缘子,应该定期清理,保证表面是干净没有污染的。

在对绝缘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严格检验其质量以及性能,让其的性能满足标准。
        3.2规范检修措施
        在电力线路维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地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选择相应的检修工艺、检修工具等等,为了提升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的效果,企业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检修工作人员的素养。在对电力线路运行检修时,工作人员要先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力线路运行维修工作;另外,在电力线路运行检修,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把工作人员的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配备各种绝缘设备,避免出现电击的风险;检修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细致全面,对各种电力线路运行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要进行精准的分析,来判断电力线路运行中存在的异常,从而减少电力线路运行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在对电力线路运行中的故障进行处理以后,要做好记录,故障的成因、位置以及处理工艺,为后期的电力线路运行检修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3.3电缆保护管的添加
        导线更换是一项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的工作。为此,在施工进程中添加额外的保护措施,避免导线受自然因素或者人力因素影响,最大程度延长导线使用年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电缆保护措施最早应用在地下埋藏段,常采用硬度较高的金属管保护。但在架空电缆中,一方面,其受物理冲撞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金属管道对导线及杆塔压力过大。因此,在架空电线保护进程中,常采用高分子塑料保护管道,并且在保护措施施加进程中,仅会对关键位置进行保护,全程增设保护管道的可能性较小。
        3.4找出短路故障发生的特点,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线路出现短路故障问题,当这一问题出现之后,就应该结合故障特点,找出其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结合线路运行物理学特性,要是出现短路故障问题,那么线路中的电阻会马上有变化,要么降低速度很快,要么消失,但是电流会很快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策略和处理策略,会让电气设备也受到影响,会出现烧毁问题,严重的话会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在出现这一故障问题时,就应该全面的检测电阻,明确短路位置,找出导致故障问题出现的原因。按照短路故障特性,一般普通短路故障问题检测方法可使用灯泡法;而万用表法,可以全面对线路的短路、回路情况进行检测,工业用电线路短路故障可以采取该方法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可以明确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提升处理效率。
        3.5基底预处理技术
        由于施工线路较长,施工进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存在问题的基底,为保证线路工程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进程中铁塔出现沉降,使线路最低点距地面距离过小,进而产生安全隐患,施工进程中,常需对基底进行针对性预处理。如,针对岩层破碎严重情况,施工完成后,基底极易发生滑动的地区,可采取灌浆浇筑技术,将地下一定深度的破碎岩层凝固成为稳定性较高的整体,避免后期破碎带之间发生滑动影响铁搭的稳定性;在土层松软地区中,其极大可能因为铁塔自重而发生沉降,因此在施工前可共同碾压、夯实等手段,将沉降提前,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控制铁塔高度,保障电力线路施工后的安全;针对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可使用排水技术与防渗漏技术对基底进行综合处理,避免其受水分影响产生沉降、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线路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电力线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通畅,必须要确保电力线路运行稳定。为此要找出电力线路运行常见问题,就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规避问题的发展,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斌权.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49-49.
        [2]尹述来. 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技术探析[J]. 现代企业文化, 2018(27):396-396.
        [3]吴善船,牟星霖,王建金.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