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正常开展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正常开展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障。作为电力系统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运维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转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地区乃至国家供电用电安全,也是电力企业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由于电力系统结构复杂,影响因素种类繁多,富于变化,变电运维工作难度很大,如何提高变电运行工作水平,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是当前电力企业变电运维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全面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国网南京电力公司紧跟智能电网建设步伐,开展智能变电站全面建设工作。目前,南京省已经建成3座550kV变电站,并且在建多个智能变电站工程。智能变电站使用的是光纤电缆,当工程投入运行后,智能变电站无人值守,各类数据与运行情况等,将会通过网络通道,反映到上级集控台,具有经济环保优势。
2 智能变电站结构特点及发展
从智能变电站构成角度来说,其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网络化。是基于IEC61850通信规范,实现了设备网络化。继电保护功能由多个装置实现,利用光纤连接组成继电保护系统,实现GOOSE命令控制。于应用大量规约报文。智能化变电站中应用GOOSE 技术,实现继电保护功能,对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我国智能变电站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与智能电网相关的规划也正在进行中。2015 年的数据表明,我国新建的智能变电站已经多达5 千座,至今仍有尚处在建设期的智能变电站。随着智能变电站数量的增加,资源优化配置也能够得到更好地实现。现阶段我国仍持续研究智能变电站,并重视利用太阳能以及智能变电站等实现新能源发电的目标,从而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此外现今多个国家均希望借助智能变电站实现新能源发电的目标。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功能(信息采集、控制、计量等)均能为电能的输送提供保障。
3 变电站常见隐患危险点
3.1变压器操作
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即使是操作误差较小的问题也会带来事故损失较大,而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是满足负荷变压器的运行重点。主要关注的重点应放在过电压和空载电压的改善两个方面,以上两种情况会对变压器绝缘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发生风险的问题。因此,在处理变压器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确保变压器的绝缘稳定性,在标准的操作要求的基础上。
3.2母线倒闸操作
在开关操作过程中,总线开关操作更危险,容易出错,操作中的危险点也有一定的隐藏特性。例如,在负荷开关,开关自动装置和空载母线充电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振动现象,CAN总线开关操作通过相应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过程通常是在DC线路运营的需要,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自动装置和保护装置的错误指令,最终导致误操作。
3.3直流回路操作不当
在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直流电路的误操作可能导致变电站的停运。一般来说,DC电路的运行是变电站维护方法中经常使用的操作,虽然操作效果较好,但其风险非常高,有些操作不当,变电站会立即停止。因此,在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直流电路的运行必须引起重视和重视。
3.4运维人员误入
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误入工作区,或在运行维护工作中,不注意安全防护,困惑,接头连接不牢固,传输的内容不清楚电车厢,造成维修人员触电。
此外,维修人员也可能因为没有提及核查设备信息和错误的电气隔间,以致生命受到威胁。
3.5倒闸操作票的填写与编制出现问题
在变电站工作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转换,以充分满足电力变换工作的需要。在设备的运行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开关的操作,因此在转换前,人员必须填写设备。只有保证了填写正确的开关,以确保设备操作运行状态的正确性,如果错误的操作票的填写,后续设备状态切换操作会出现误差,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将受到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门的开关的误操作,操作和维护人员触电受伤,有很多情况下电力系统运行事故。这个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3.6环境危险点
变电检修工作环境风险点主要是指在异常天气条件下的风险,该类型的危险点我们无法预测,最终变电检修工作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在冬季室外温度低,会引起相应的充油设备油下降;在夏季室外温度高,油会造成松线上升;另一方面,在一个雷雨天气条件可能会引起相应的设备的接地问题,导致变电事故。
4 变电运维隐患风险的应对策略
4.1风险评估及预控
首先,基于当前电力变压器运行的基本过程的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变电站工程风险数据库,并在跟踪和动态更新的变电站运行维护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的变电运行中的风险因素的发展,方便控制措施的制定,在为了防止这样的风险。其次,开展专项变电站检修风险评估数据库,各种风险点更好的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评价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变电站设备建立安全检查数据库,最后形成相应的相互操作风险从图书馆,并更好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另一方面,用图片记录的方式进行图形可视化的风险分解,和风险通过风险可视化手册风险控制的建立,以及控制措施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反映。
4.2操作票制度预控
在操作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变电站的维护工作是保证权力运行和维护安全的重要保障,但在操作人员的操作部分的实现过程中有更多的运气,导致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消除影响电力运行和维护安全的不利因素,应通过操作系统进行。首先,建立操作变电检修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其次,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禁止无票管理系统的操作和不操作的指令,并建立模拟计算系统和系统仿真图,更好的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和操作票的执行。
4.3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模式的传统不能满足电网的稳定发展需要电网的发展过程,并对整合模式的变电站运行维护建设已经应用成熟的条件在当前形势下。因此,我们应建立变电检修一体化模式,加强变电运行部门和维修部门的整合,而整合的组织结构通过员工的职责,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果也较强。另一方面,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模式也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优化运行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对变电站与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值班值守和备用数据包处理的需要,以确保夜间及假日期间顺利变电检修工作;在优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管理,通过检查系统,优化操作流程,停止传输系统,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系统软件的优化,从而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同时,建立相应的变电站设备缺陷经验库,并通过对设备材料采购流程的优化处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语
通过加强智能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的防控,能够有效的保障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智能变电运行故障发生率,有利于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智能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智能变电设备的精益化管理,提高运维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智能变电运行的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刚. 探讨变电运维中危险点分析及其对策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8):00174-00174.
[2]扎西杰布.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