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4期   作者: 张来琴
[导读] 变电站的运转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其对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变
        张来琴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供电公司  浙江省 台州市  318000
        【摘要】变电站的运转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其对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变电站运行相当复杂,任何违反规范的操作都极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本文对变电站运行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了故障的处理、分析以及防治方法,以期为同行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变电站;常见故障;处理分析;防治
1变电运维技术概述
        (1)检修范围广。由于变电设备种类较多,在分布上也比较分散,这就使得变电运维工作无论是在空间范围上,还是在技术范围上都比较广。(2)检修条件多样化。不同的变电设备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而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这使得变电设备的检修条件也就具有了多样性。(3)变电设备故障频率大,一些设备分布不均,检修移动范围大,增加了检修的难度,问题出现的不集中,使运维管理更加不便。(4)技术标准高。变电运维是专业性的工作,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如果不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很容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导致事故发生
2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成因分析
        2.1变电站变电运行的人为因素
        “人”是电力生产、变电站变电运行的最为活跃因素,是产生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因素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根据对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总结和剖析行业不难得出人为因素表现在:一是,变电站变电运行的操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不能根据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具体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专业化、准确性操作,出现变电站变电运行的作业失误,影响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二是,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具体操作不规范,此类问题是产生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又一主要因素,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规定的动作和基本作业难于得到完整、系统地执行,这会严重影响变电站变电运行设备的稳定,引发变电站变电运行的严重故障。
        2.2变电站输电线系统常见故障
        变电站在输电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从整个变电站出现故障的情况来看,此类故障的数量相对较多。当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以后,怎样才能借助现有的技术判断故障的种类以及故障的位置是技术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变电站输电系统出现的故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即架空输电线路断裂导致的故障、绝缘电子设备损坏导致的故障以及部分人为因素以及外力因素导致的故障。现阶段,为了保证供电,我国的输电线路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对线路进行检修的难度较高,因此,变电站输电系统故障也十分常见。
        2.3线路跳闸故障
        能够造成线路跳闸的原因非常多,比如线路超过额定负载,短路、漏电等,至于具体属于那种,还是需要结合电气设备自身设定的保护机制作为判断依据,根据保护动作所做出的提示能够辅助管理人员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及损坏程度。因此在对跳闸故障做出检查时,需要遵照一定的顺序,以线路入口处作为起点进行检查,以线路最终出口作为重点进行排查。其中对发生跳闸的开关也要做出着重检查。对不同的开关类型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增加,以确定开关的情况,如果损坏严重,就需要对开关进行更换。故障排除后经过检查,保护信号灯恢复正常后,才能够进行输送电。
3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处理
        3.1母线损毁故障处理
        当母线故障发生时,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要对故障点进行系统而全面地检查,确定故障的种类、程度和成因,进而提出排除母线损毁故障的对策和方式。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要做好母线关键部位的加固,针对松动出现的松紧度问题必须进行适当调整,避免张力、拉力过大而产生偏移,以确保母线整体的稳定性。

二是,要重视母线预埋件部位的检查,防治产生漏电问题,一般采取通电方式进行测试,要注意对预埋件整体的检查,避免破损部位漏电而产生安全事故。
        3.2开关故障处理
        开关设备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技术人员和运行人员应对具体的开关装置和实际问题进行细致勘察和全面研究,以便准确判断开关故障类型进而确定解决处理的技术方法。一般的处理顺序是拆卸、检查、维修、更换,本文强调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开关设备出现操作不灵敏、反应迟钝问题时,要首先检查是否触电部位是否存在灰尘油污问题,其次检查内部弹簧的机械性能,看是否存在金属疲劳和材料老化问题,最后要检查接线稳固性,是否存在虚接、短接问题,如果存在则必须依据开关设备的技术要求予以更换。
        3.3防雷接地系统优化
        变电站变电运行中想要实现对雷电因素的有效预防必须从优化防雷接地系统的优化入手,要重新检定变电站及其整体设备的接地电阻值,采取分布式测量和系统性验算的方式对接触电位差以及跨步电位差进行有效计算,确保其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在优化设计防雷接地系统中还应该重视整个变电站电位分布曲线图的绘制,在电力科学的层面上全面认识变电站防雷接地的水平和质量。同时,接地网应使用房屋地基中的金属性质物体,并保证接地网要成为闭合性的环形结构进而提升变电站整体的防雷水平。
4变电站变电安全运行的建议和对策
        4.1优化变电站日常变电运行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在变电站变电运行及其相关管理工作中要立足于实际、强化日常、突出维护、做好检修等关键环节展开相关作业和操作,建立起变电站变电运行设备的信息库,形成变电站变电运行设备检修的数据平台,提升变电站日常变电运行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确保维护和检修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中要强化预防环节,要结合整个系统的技术体系、设备特性、使用年限建立起维护与检修的方案,做到应检必检、应修必修,避免变电站变电运行设备带病运行的问题出现。
        4.2提高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术水平决定着电力运行的安全和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技能与素质发展的投入,一方面,组织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普遍化教育,使全体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降低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和技能因素产生故障的可能。
        4.3完善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要面向电力市场和安全生产的实际要求建立起新时期运行安全管理的制度,明确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目标和管理策略,让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懂得安全管理的价值和作用,真正领会变电站变电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和功能性,使变电站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真正建立在运行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心目之中。此外,电力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的激勵机制和责任体系,以变电站变电运行安全作为突破口在全员的范围内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成绩优异的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奖励,追究变电站变电运行事故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在制度层面上以正反两个维度的导向作用提升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下和功能性,进而实现变电站变电安全运行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传统变电设备的运行压力正在逐渐加大,当设备出现运行故障的时候,了解故障的性质,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处理十分必要,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对供电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蔡明月.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8):113-114.
        [2]欧阳海松.变电运行中的隐患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7):83.
        [3]于雷.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8):187.

窗体底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