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4期   作者: 1.郭强2.韩英
[导读] 变电系统的运行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相关企业要从
        1.郭强2.韩英
        1.大庆油田中油电能供电公司变电运行部移动变队
        2.大庆油田中油电能售电事业部营销管理中心 
        摘  要:变电系统的运行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相关企业要从管理、技术、人员、制度等角度出发,充分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各类问题出现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手段进行问题剖析,并利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关键词:变电运行;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引言:变电运行中,受到设备、人为、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多种变电事故。因此,必须要结合其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降低变电运行中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电网系统能够稳定、安全运行。
        一、现状概述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企业生产息息相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人们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变电运行的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电力故障的发生频率剧增,而且很多故障的发生都不容易被人察觉,使得变电系统的管理难度不断增加。为了降低事故出现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对变电系统事故原因进行探究。
        二、变电运行常见事故原因
        1、操作失误。变电所设备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则会造成运行事故,影响供电质量,倒闸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第一责任人,更是设备运行的执行者,如果变电运行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就会出现问题。一此变电所操作人员理论知识不足,实践能力不强,操作不熟练,同时,安全意识不够,没有严格遵守变电所相关管理规定,操作过程中,错误的把防误装置进行解锁,出现了防范漏洞,导致变电运行出现各种事故。
        2、安全管理不当。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其安全管理存在明显的不当现象,没有及时制定出变电管理的规则和标准,对其进行规范性管理,以至于变电运行过程中,变电故障频频发生;受到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在变电操作中,没有对存在的安全隱患进行有效的防范;最后,变电运行操作中,没有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危险点理解程度不够,以至于变电事故频频发生。?
        3、设备绝缘老化问题。变电所设备复杂,特别是对于一些常年运行的设备而言,很容易出现老化,这也就给安全带来隐患。电气设备老化是事故多发因素,这和设备运行的环境有直接关联,恶劣的环境下,设备会逐步出现老化的情况,变电所附近如果有污染源,就容易造成电气老化、绝缘降低;气候对电气的影响也较大,夏季天气热,冬季温度低,也会使设备绝缘损伤; 另外,长期运行的设备往往会出现超负荷状态,很容易出现绝缘损伤的问题。
        4、谐波引起的不良危害。谐波实际上会影响电网和一些电力设备,这会大大降低设备效率,导致电力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例如,在谐波的影响下,功率电容器的电压会上升,导致电容器发热问题严重,功率损耗会继续增加,导致设备老化的速度加快,设备使用寿命变短。此外,谐波也会影响变压器,造成变压器内铁和铜的损失会继续增加,而变压器设备的有效输出也会继续减少,导致变压器局部过热或噪声过大。谐波还会影响电缆等设备的运行和设备的过热或机械振动失效,导致设备的绝缘部分在短时间内老化变质,感应继电器元件也受到谐波干扰的影响,从而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拒动或误动。总之,电网和各类电力设备都会受到谐波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损失。
        5、外部因素。变电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术再强,也难免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控件不当,则会出现安全事故,如暴雨、雷电、极寒、地震、海啸等因素会导致线路受损的问题。

我们最多见的就是雷电,也叫做大气过电压,雷电出现就会产生雷电波,往往会对电气设备带来冲击,导致设备出现过电压,引发严重的运行事故。
        三、 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的解决策略
        1、 提升检修技术水平。第一,强化对风险日常的引导力度,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所有员工清楚自身工作的重要程度,并按照具体规范内容开展工作;第二,把握好实际工作流程。当安全事故出现之后,工作人员应该以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在开展施工处理操作的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处理情况,让高层领导掌握更多一手信息,便于对人员调整和工作进度进行把控,确保安全问题得到全面处理。第三,提高对谐波影响的重视程度。谐波对于变电设备运行能够产生极大影响,所以说,倘若变电站处于谐波影响范围之中,工作人员应做到各种变电设备的分别掌控,并采用相应的处置手段,维护处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2、提升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实际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所以说,管理人员应做到设备的合理管控,借助于先进的管控技术,再加上自动化调节,维护设备的稳定运行,在安全问题出现时,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将其解决。设备安全性与系统安全性存在密切联系,在设备选用上,也要对变电运行要求相符,避免由于价格过高,选择一些低配置的设备。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也可以开展运行尝试操作,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让设备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
        3、强化对人员管理的重视程度。第一,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工作人员本身也应展示出技术化特点,并借助于自身专业知识,将所有问题解决。第二,做好技术人员的思想培训工作。从以往变电运行过程中可以看出,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而引发的安全问题不在少数。因此,在具体培训工作开展上,需要强化对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使他们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主观失误性问题。第三,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升工作效果,还要让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严格约束自己,避免问题的大范围出现。
        4、建立各项应急预案。变电运行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事故,常见的有自然灾害事故、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为预防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必须建立完善和全面的应急预案,并强化应急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可促使运行人员熟练掌握各项事故的处理技能,明确自身在应急预案中的岗位职责,在上报和处理变电运行事故时发挥相应的功能和作用,整体提升变电站对突发性事件和设备事故的防范能力,减小变电运行突发事故的影响范围及经济损失。
        5、改进集成自动化装置。集成自动化装置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防止设备异常引起的事故。变电站运行综合自动化装置可以对电力系统各部件进行监控、调整、协调和控制,将异常能量释放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可采集各种故障记录仪和继电保护装置的数据,方便对电气设备的检测。在线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和电网过运行参数进行监测,确定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操作,应立即发出报警,锁好出口,防止事态扩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不仅是电网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是整个电网的支架和节点,要想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有效,就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将预防人身事故、误操作事故以及重大电网与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提高安全运行工作的重心。同时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变电运行的安全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晓利,罗颖峰,王嘉辉.探究变电检修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J].江西建材,2015,19:216.
        [2] 曾岳.110kV以下变电设备运行故障的解决办法[J].技术与市场,2017,24(06):127-128.
        [3] 朱腾超,蔡翠平.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