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5期   作者:孔汉奇 孔庆华
[导读] 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变电站运维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社会的快速
        孔汉奇 孔庆华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6800
        摘要: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变电站运维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营以及民众的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以往变电站运维模式很显然已经不能再满足电力系统运行实际需要了,在这中情况下,智能变电站应时而生。但是在智能变电站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且对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所以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设备维护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相关部门应注重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在智能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故障。因此,有必要对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以及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智能变电站能够处于安全平稳的状态,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输送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1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以及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
        1.1运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电力人员和厂家共同建设,建设完成后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运维管理。有些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人员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也没有参与变电站的施工建设。这导致他们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原理和状态并不完全了解,所以智能变电站运行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目前高素质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人员比较缺乏,许多人员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经验,使得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并且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地排除故障,从而导致了更多的损失。
        1.2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存在问题
        智能变电站不同于传统的设备,智能变电站的材料多数是由较新的材料组建的,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与陈旧的设备发生冲突,这种问题是严重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智能变电站主要采用的是现代电子化系统,往往是通过远程操控完成输送任务,这种方式能使智能变电站安全高效的运行。但由于传统设备的老化、稳定性较低,使得设备的寿命有限,与智能变电站连接出现问题时,设备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威胁,导致输电速度变慢,甚至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影响输电效率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此外,传统的设备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较高,智能变电站与传统设备不兼容的问题会使信号传输出现偏差,影响工业生产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智能变电站运行效果不佳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1.3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凸现
        传统变电站设备之间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通信,安全性较高。智能变电站内信息交互采用对等通信模式后,所有智能电子设备的功能(如变电站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联/闭锁、事件记录等)均在局域网上实现,一旦某个智能电子设备受到恶意攻击,在变电站未实现信息有效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地影响。由此看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变得尤为重要。
        2关于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具体措施
        2.1完善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
        原有的运维管理体制不能与现今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完美匹配,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健全运维管理体制。通过结合智能变电站自身的特点对其运维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对运维系统进行专业分工和分析,合理安排人员分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落实责任制度,建立统一的标准。将各部门的责任分配清楚,同时对各部门的责任区和权利进行明确的指示,以免发生运维系统的细节工作无法看顾的情况。确保系统出现故障后能及时地排除,减少损失,并且分析故障原因,是否是由于运维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引起,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运维系统工作落实度和完整性。


        2.2促使运维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
        智能电网发展迅速,但有些运维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学习新技术或者接触新事物的能力不足,导致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其本身就是对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知识储备,并且引进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也要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这样在发生事故时才能及时响应,做出正确的补救措施,以免由于错误或者违规操作造成二次伤害,扩大电网损失。
        2.3重视设施运行工作
        智能变电站对整体的供电网络都会产生实时性的影响,每一个设施和环节都要制定科学化的标准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供电系统中一旦存在问题,要能够得到实时发现和解决,出现严重问题时,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汇报,交由管理层分析处理。电力使用本身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智能变电站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交托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预防工作和补救解决措施非常重要。
        2.4重视安全检查工作
        智能变电站是需要日常运行的机构,管理人员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要到位。要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检查工作提出规范要求,建立责任体系和换岗制度,供电设施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补救和解决,保证供电系统可以正常稳定地运行。对供电系统中每个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性能问题要做到实时性的检查和备案,以便于更好地维护管理。还要提升设施管理人员的能力,使设施的应用更加合理,减少供电过程中的失误。
        2.5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
        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资源传输过程中,由于设备的不稳定性会造成信号波动,并遭受恶意攻击,使得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较差,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应更新技术,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建立相关电力运行平台,根据平台的运行状况开发软件系统,使得信号的传输始终在软件系统的监控范围之内,保障信号的平稳性与安全性,同时节省了人力资源,保证变电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应有针对性的开发新型智能变电站软件,有利于促进设备的升级与优化,从而增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保密性,提升智能变电站传输电力的效率。
        2.6完整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检修标准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完善的设备检修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将理论知识与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相结合,并且在智能变电站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及时的抢修,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现如今,在信息化时代下,系统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智能变电站的检修也应与时俱进,传统的落后检修方式已不适应当今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工业用电需求。为了能使智能变电站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必须建立完整的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标准,对智能变电站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智能变电站安全发展与高效运营。
        3结语
        智能变电站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限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等一些客观因素,智能变电站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科研小组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研究,对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进行升级优化,从而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使社会的供电安全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军,郑维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4):244-246.
        [2]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9):109-111.
        [3]张广一.关于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研究[J].科技风,2019(24):179.
        [4]钟慧玲,陈凡.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61-63.
        [5]王伟.变电设备运维管理与安全运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