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
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也变得更加高效,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稳定的电力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当前新形势下,智能电网的地位变得越发重要,在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电力工程技术的价值,确保电力企业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运营模式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力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保障了电能的供应。但是依旧存在电力能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电力能源的供应问题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完善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的智能电网更快更好的发展。
1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智能电网的定义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要求,但可以明确的是,现代智能电网具有集成性高、优化性强、交互性好、自愈能力出色、兼容性广等特点。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未来我国社会生产中的电能提供会更具有科技意义,在集成与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所造就的传感与测量技术,也推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的趋势,使当代的电网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在东南沿海地区,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划为重点规划发展的领域,相关部门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划要求。智能电网的IP化分组传送网内容已经罗列出来。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电源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融入电力工程电源技术非常重要,因为电源技术可以把各种类型的设备应用在智能电网中。比如,对电池充电问题,就可以采用交流电源处理,实现了不同计算机都能够采用高频充电的功能。还有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可以应用电力工程技术提供的多种类型的电源。
2.2提高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水平
为了保障电力工程技术合理运用,相关电力部门必须要提高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水平,因为该技术是电力工程技术实现的基础。经过相关电气技术人员多年来的经验判断以及综合分析得出,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交流输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期间,高压输变电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相关电力企业必须要在电力系统中引进新型的清洁性能源,并且还要增派电气相关技术人员,利用合理的措施来隔离清洁型能源。由此可以证明,将电力工程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相互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有效调节和控制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和性能,同时还能最大限度促进智能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智能电网高压输电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还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提高电能的整体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电线的输电能力。
2.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阶段,智能电网当中应当加强直流输电系统的广泛运用。电网输配电系统有许多部分需要使用交流电,而供配电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保障是直流形式。在智能电网当中,控制换流器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进行逆变等各项工序。为了促使逆变得到有效的发挥,我们就可以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一般情况之下,换流器主要就是利用具有关断功能元件切实地保障电力输送的稳定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切实地保障近距以及远距离直流传输工程实现快速、有效、稳定的电力输送,甚至是偏远地区的工程也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稳定的电力输送。
在我国远距离输电当中,高压直流输电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日益发展,高压直流输电将会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会逐渐朝着容量更大以及距离更远的方向发展起来。
2.4加强能源转换中技术应用
现阶段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保障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合理运用,新能源技术的主要表现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降低碳的排放,促进智能电网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消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仅提高相关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新能源,可以保障智能电网的节能减排,同时相关电气技术人员还要在使用新型的能源转换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有效地促进电能的科学转换。目前来个,大部分国家已经普遍的应用新能,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等,因此相关电力企业以及电力部门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电网建设中并网技术,加大资金的投入,切实保障电力工程技术的并网技术合理运用,这样才能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除此之外,在电能的转换技术方面,我们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能量转换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时相关的转换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合理地应用能量转换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为了促进能源转换技术的合理运用,电力相关部门必须要将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以及能力培训工作,必须要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电气技术人才,从而为智能电网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促进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更快更好的进行。
2.5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想要有效控制电路,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而网络拓扑控制技术是最为核心的技术。通过搭建网络拓扑结构对路由协议进行控制,保障网络生存时间。另外,受到电磁波的影响,在智能电网中的节点采用的都是大功率通信,对各节点的干扰程度会不断增大,通信效率也会越来越低,从而造成能量浪费的情况。因此,合理应用网络拓扑控制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各节点的功率,避免对网络覆盖率造成影响。
3我国智能电网的前景展望
我国智能电网的研究时间较晚,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随着该领域工作人员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一些理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对比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可知,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力系统相对稳定,且由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倾向于配网的能力,因此西方的电网建设也更加注重环保。而我国尚有大部分地区处于传统电网的应用时期,并且近些年我国的市场经济水平逐渐上涨,使社会生产对于能源的需求持续走高,而传统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始终存在较为严重的电能消耗与环保性差的问题,因此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建设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要从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入手,促进智能应用体系与核心技术体系相融合,强化智能控制的应用程度,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针对此类状况,电网企业应当强化自身的电力网络系统,增加智能网络以及多种现代化技术,从而调控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压和电能,全面提升整体供应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宝.电力工程中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79-180.
[2]李海斌,王子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12):166,168.
[3]逯黎明.电力工程中的智能电网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11):84-85.
[4]乔永祥.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139.
[5]白亚峰.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J].科技风,2016(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