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妍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介入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抽选同时期院内确诊的52名患者为本次护理干预对象,依照干预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心理、常规两组,其中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心理组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患者心理状态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其情绪质量调整明显,护理满意度也比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患病不适感,对其护理满意度提升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心理干预介入;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在患病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较重,加之其本身会伴有呕血、便血症状,也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恐慌情绪,所以做好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提高有积极影响[1]。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心理干预介入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时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名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心理两组。常规组患者男女病患比例为15:11,年龄分布范围为24~59岁,平均年龄为(41.68±4.11)岁;心理组男女病患比例为16:10,年龄分布范围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40.67±4.0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院内诊断标准;②患者家属已对研究内容有全方位了解,并愿意主动参与;③患者无相关药物过敏史[2]。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于心理组患者采用“三步法”强化心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①加强交流,结合评估了解患者情况: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在治疗期间多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与饮食喜好,增加护患亲近感,并结合心理干预技巧,引导患者主动倾诉其不良情绪的产生来源,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②优化环境,结合宣教培训:要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培训,提高其日常工作展开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时刻注意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语气与服务态度,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降低不适感。③丰富护理内容,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在对患者进行宣教时,不仅要向其说明保证良好心理状态的意义与优势,还可教其一些简单的注意力转移、心理暗示方法,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调节能力[3]。
1.3观察指标
1.3.1情绪质量:采用SAS、SDS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比较,分数越低患者状态越好。
1.3.2护理满意度;在出院前3日内,指导患者完成院内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X2,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在近年来的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其致病原因较多与患者生活作息不规律、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或患有消化性溃疡等疾病都有关系。由于其在患病后会伴有呕血、便血症状,因此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慌情绪从而降低疾病治愈信心,影响其后期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
本次研究表明,常规组患者情绪改善情况更明显,其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原因分析如下。由于患者自身耐受力不同,其负面情绪产生原因与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应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通过积极交流了解具体原因,才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干预的针对性,提升护理效果。而且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流程与谈话技巧,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与亲近感,加深护患互动效果,提高心理干预效率。
总而言之,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强化心理护理内容,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情绪质量,为后期治疗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金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1):231-232.
[2]张山.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1):38-41.
[3]鲍莹莹.心理干预介入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