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炎护理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胡雪华
[导读] 分析肝炎患者护理阶段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情况。
        胡雪华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 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肝病二科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肝炎患者护理阶段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患者98例人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了心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心理干预实施后,实验组护理指标得到提升,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存在比较性,
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护理方式的应用能够让肝炎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可以将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整,达到了提高护理目标要求。、
关键词:肝炎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应用
对于肝炎疾病而言,其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害形成的一种疾病,人类一旦患上干研究病就会导致凝血机制时常出现腹水、黄疸等疾病,严重的还会转变为肝癌。肝炎疾病的治疗虽然有相应的药物支持,但是一些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消极的心理特征,不利于病情的治疗。而在患者住院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能够将患者的焦虑问题消除,使其能够配置医生治疗,对提升患者的健康有促进作用。所以,对心理干预在肝炎患者护理中的要点进行研究意义重大,现将相关内容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患者98例人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人)。在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26人,女性患者占23人,年龄大约为73岁;实验组中患者男性占29人,女性占20人,平均72岁,两组患者的病程在1-7年范围内。患者之间各方面的资料具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了解护理内容;
②达到肝炎诊断要求;
排除标准:
①有精神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
②器官衰竭患者;
1.2方法:
肝炎对照组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常规的模式进行护理,其包含了:
①病情监测:肝炎患者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感染情况,在护理时工作人员需要密切注意观察,一旦患者出现特殊情况,则需要及时的将情况反映给值班医生,同时将交接工作完善。
②用药指导:结合患者病情以及医生开药情况,核对药物的名称与用量,若患者出现不良用药情况时,则及时的反映给医生与家属。另外要求患者能按时、按量的使用药物。
③饮食干预:饮食方面需要增加一些维生素C与钙,适当添加铜、锌等微量元素,并且选择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实物。
实验组的护理工作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的心理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降低焦虑状态:
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然后采用心理状态的评估方式进行评估,将存在疑难的情绪疏通使其能够配合治疗工作。对于患者提出的疾病问题需要耐心的回答,对于一些敏感性问题需要委婉回答,减少患者的焦虑性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护理的时候要多关心患者,尊重他的身体及心理特征,为患者的护理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巩固护理人员在肝炎患者的心中形象。
③增加治疗信心: 要恢复肝炎患者的治疗信心,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治疗的情况以及康复情况要详细的说明,将整体流程告知患者,减少患者焦虑性。同时,项患者讲解肝炎治疗患者的成功案例,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④增加社会支持度: 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其能够将负面情绪消除。使其能够在面对疾病的过程中不会过于沮丧,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存在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同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且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实施调查。满意指标按照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情况进行。
总体满意率为非常满意人数加上满意人数/总体人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过程中,选择的是SPSS22·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表示数据结果,t表示检验,0<0.05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肝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前,HAMA和HAMD不具备差异性,而通过干预后其评分有明显的降低,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3讨论
对于肝炎病毒而言,在实践的过程中它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由于肝炎病毒它的病情机理比较复杂,存在发展快速、愈后效果不佳、等特点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的情况出现。在世界范围之内,乙肝类型的病毒具备很高的传播率,一般来说在携带者中有15%~2%属于病毒活跃体质,具备很强的传染性。而在于乙肝常见疾病当中,肝炎是常见的一种类型严重的会出现肝硬化问题,患者的生存几率就会下降。对于肝炎患者而言其心理承担因素很大,存在容易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情况,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治疗。因此,采用心理干预方式提升患者的治疗意有积极作用。 而心理干预它是一种能够按照患者心理状态,患者病情等疾病问题,针对性的对患者的个人身心进行护理的一种方式,通过相关分析可知,在患者疾病治疗阶段中,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利,还能够减少疾病的循环重复。
           此外在心理干预方式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提高,使其能够在临床治疗的时候采取最佳的心态面对疾病。所以在肝炎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将良好的医护关系构建,从而将肝炎患者的焦虑状态问题解决,使其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治疗。

          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对于观察组的满意度分析可以知道它综合满意度很高,具备差异学统计意义。通过心理治疗,能够让肝炎患者全面的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情绪,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做好患者的沟通交流在掌握患者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作为指导提升他的心理状态稳定性。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并且按照患者的年龄以及文化程度还有疾病内容,采取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提高他的个人认知。
        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肝炎并发疾病的原因以及治疗方式,还有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告诉给患者,使其能够了解心理状态是否良好对疾病治疗产生的作用的意义。并且在护理的时候,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需要耐心的解答,提供一切有利于治疗的方式,引导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总而言之,在肝炎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能够将患者心理的焦虑问题解决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霞,袁秀娟,高萍,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估[J].护理研究,2011,(33).3071-3072.
[2]赵淑红.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12).7331-7332.
[3]黄琴.观察心理干预对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11).297-298.
[4]张晓丽,杨敏,张素娟.心理干预对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34-35.
[5]赵继清.心理干预与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4).531-5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