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任茜
[导读]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任茜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情绪状况、满意水平、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情绪状况低于对照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SBAR沟通模式效果确切。
【关键词】SBAR沟通模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急剧上升趋势,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分析表明,常规急诊护理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缩短除发病至就诊时间外其他环节所需的时间。患者可以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良好的医护关系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也是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1]。如果医护人员沟通不畅,就会导致医患纠纷,尤其是危重患者。SBAR作为一种新型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沟通模式,是医务人员在证据的基础上,根据正在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原因、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本研究探析了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法分二组。
其中实验组33例,年龄41-71岁,平均(56.21±5.27)岁,男22:女11。对照组34例,年龄42-72岁,平均(56.78±5.95)岁,男24:女10。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①建立SBAR沟通模型,根据模型的要求,以及患者病情、治疗和护理目标的特点,制定患者床边轮班表和病情报告表,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状态(姓名、床号、本班病情变化)、背景(主诉、既往病史、过敏史、检查结果异常等)的交接沟通和病情报告模式。评估(氧疗、皮肤导管、特殊用药和输液、潜在并发症等);建议(下一班疾病监测重点、并发症预防等)。以培养医护人员的临床思维方式,让他们在接班、报病时能有效沟通,确保全面反馈患者病情。(2)组织培训,成立SBAR循证医疗工作组,安排开展讲座、案例分析、场景模拟培训等形式的培训,包括SBAR医疗传播模式的优势、意义、正确使用等,经定期评估,了解对该模式的理解,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进一步强化培训内容。②组织培训,成立SBAR循证医疗工作组,安排开展包括SBAR医疗传播模式的优势、意义、正确使用等形式的培训,对考核不合格的,进一步强化培训内容。促进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情绪状况、满意水平、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中,情绪指标和住院情况t检验,并发症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情绪状况
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是60.84±3.01分、41.32±2.56分,实验组护理前后是60.37±3.12分、32.05±1.01分。护理之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满意水平
实验组的满意水平比对照组高。实验组的满意水平是91.40±3.21分,而对照组的满意水平是67.23±2.25分(P<0.05)
2.3住院的时间
实验组住院的时间6.78±1.78d均短于对照组8.84±1.71d,P<0.05。
2.4并发症率
实验组并发症有1例,低于对照组的7例(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严重且持续的胸骨疼痛。患者可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和病因分析。研究发现,它与情绪剧烈波动、过度工作、冷刺激、暴饮暴食等有关。吸烟和酗酒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3],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在血液中,血小板可以在斑块表面形成血栓,从而导致患者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可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或死亡,需要临床警惕[2]。
SBAR沟通模式的实施可以控制班次问题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护士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情况。SBAR沟通模式可以更好地规范危重患者的相关值班内容,让护士更全面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其针对性更强,能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安全。SBAR沟通模式能使护士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病情,总结存在的问题,系统组织信息,提高值班前对疾病的掌握程度,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SBAR沟通模式能更好地传播相关知识,体现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从而提高护士在家属心中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SBAR沟通模式能够积极、顺利实施是临床保障的前提,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在护理人员的常规培训下,护士能够正确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实施SBAR的重要性[3]。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积极重视护士的能力培训,使疾病报告突出重点,确保报告质量和护士执行力不断提高,增加细节,使报告内容更有实效[4]。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护士的工作基本上是按照医嘱进行的,导致患者得不到主动护理。通过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护士的积极性[5]。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情绪状况低于对照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SBAR沟通模式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周小玉,曹丽丽,李杰.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5):115-116.
[2]何云.护患无隙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1):180-182.
[3]司晓莹.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1):135-137.
[4]张凌峰,杨茗岚,高海燕,刘玮.以问题为导向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01):50-52.
[5]李凤莲.训练及沟通模式标准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8):2522-25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