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宽
武汉市第一医院产科 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诊的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数量都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肌纤维水平改善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脏器脱垂率与尿失禁率要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盆肌纤维水平,提升康复满意度,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盆底康复护理;盆底功能障碍;安全性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后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主要是盆腔支撑结构缺陷、退化、损伤引起功能性障碍,多表现为脏器脱垂与尿失禁[1]。女性生殖器官正常运转主要由盆底肌肉、筋膜及其相关部位支撑。如盘底出现退化与发育不良就会降低盆底张力,致使生殖器功能退化,引发生殖器脱垂,增加腹压等多种不良现象,需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本文分析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诊的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0-42岁,平均年龄为(29.5±5.7)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数量都为50例。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及病情等各类基础性资料,无明显区别,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通过POP-Q系统评估患者盆底器官脱垂情况,根据医学标准对脱垂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会阴收缩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盆底康复护理。主要利用盆底康复仪进行低频率电刺激患者盆底部,依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康复理疗。患者康复理疗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指引患者自觉进行会阴收缩,以提高患者排尿控制力,加强阴道收缩力。练习时间应保持每天15-30min,训练应保持连续性,每次训练不得少于3s,单日训练应维持3-4次。第二阶段,对患者盆底肌肉进行电刺激。通过兴奋治疗方法,向患者阴道内疏松电极强度不同的电流,保持阴道内神经与肌肉具有规律刺激,每周两次治疗,每次20min,治疗时间为2周。第三阶段则是生物反馈,利用肌电图或压力曲线评估患者肌肉活动信息传递给医护人员,根据训练信息,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辅助纠正。第四阶段,即可进行肌纤维训练,主要为两类肌纤维的训练,每周训练两次,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20min,治疗时间为2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肌纤维水平改善率、脏器脱垂率与尿失禁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SPSS.20.0,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通过x2评分检验后,采用百分比来表示;经t原理检验后,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标准方差(X±S)表示,在两组数据比较P<0.05,的前提下,说明两组患者组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肌纤维水平改善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脏器脱垂率与尿失禁率要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女性盆底组织主要构成有韧带、肛提肌与筋膜等,肛提肌具有支撑性的作用,可维持盆底功能,维持盆底结构正常。女选哪个分娩时,可能会损伤肛提肌,且年龄逐渐增长,其肌肉组织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盆底肌力,减弱肌肉张力,对尿液排泄控制与盆腔所处位置产生影响。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会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2]。临床多采取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方式,以治疗女性盆底功能,促进盆底肌肉的被动收缩,增强女性肌肉张力,从根本上增强盆地纤维粗度,增强肌肉舒张与收缩力,提高控尿能力。因此,产后根据产妇恢复情况实施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盆肌纤维水平,提升康复满意度,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陆雪琴.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4(47):908.
[2]陆蒨,潘娜.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4(14):P.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