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管时机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王洁 王美娟 张向楠
[导读] 分析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管时机,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王洁  王美娟  张向楠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北京  102401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管时机,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现将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现将研究对象根据拔除尿管的方式分为探索组和对比组。探索组在术后24h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后将尿管拔除;对比组接受常规拔除尿管方式,并将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拔除尿管后的疼痛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尿潴留的情况与探索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探索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管时机非常关键,应该在术后尽早将尿管拔除,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拔除尿管后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降低尿潴留、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尿管;围术期;骨科手术;尿潴留;疼痛;尿路感染;拔除时机

手术过程中,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在术后起到镇痛效果,临床中越来越广泛运用镇痛泵,而有大量临床经验显示,虽然镇痛泵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但是患者发生尿潴留的风险较大,并且骨科患者通常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因此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1]。本次研究就针对64例来我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分析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并对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的患者均为我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将其中64例纳入本次研究。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7月~2020年7月。现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背景下,将64例患者分为探索组(尽早拔除尿管)和对比组(常规拔除尿管)。探索组分得32例患者,年龄在30~60岁,平均(45.62±8.42)岁,17例男性,15例女性;对比组分得32例患者,年龄在31~59岁,平均(45.48±8.51)岁,18例男性,14例女性。现用软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对,每一项均为P>0.05。
1.2方法
探索组患者在术后24h就夹闭尿管,等到患者感受到尿意并且膀胱充盈后,在患者有最强烈排尿反射时,通过注射器将尿管球囊内的液体抽尽后,在不产生负压的条件下,将尿管拔除,之后有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护理患者排尿。
对比组患者在术后72~96h之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尿管进行常规拔除。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在尿管拔除后,发生尿路感染、尿潴留的概率。尿路感染:经过尿常规检验,高倍镜视野下尿液的白细胞数超过5;尿潴留:首次排尿不畅,需要导尿的情况。从四个维度进行判定:尿潴留;尿路感染;尿潴留、尿路感染合并;尿潴留、尿路感染均未发生。(2)分析两组患者在尿管拔除后,排尿过程中的疼痛情况,将疼痛分为4级,重度疼痛,无法忍受为III级;中度疼痛,无法忍受为II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为I级;不疼痛为0级。
1.4数据处理
通过SPSS 软件处理数据,软件版本是25.0 ,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情况通过[n(%)]表示,X2检验,P<0.05;
2 结果


3 讨论
膀胱在人体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器官,具有较强的顺应性,内压会随着容量的增大而上升;如果患者膀胱内尿量达到450ml左右,则膀胱内压会有明显的上升,可能会导致脊髓骶段排尿初级中枢兴奋,从而导致膀胱逼尿肌会出现强有力的收缩,放松了内括约肌,从而得以排尿[2-3]。尽早在患者膀胱充盈时,就鼓励患者排尿,如果尿道口有尿液溢出,则将尿管拔除,能够大大增加患者排尿的成功率,在本次研究中,探索组未发生尿潴留、尿路感染的概率(93.75%)明显优于对比组,并且探索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与对比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
在此基础上,还要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措施:(1)术前排尿训练。术前,要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排尿训练,每天至少训练3次,由护理人员及时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护患者能够掌握排尿技巧。(2)心理护理。尽量减少患者躯体暴露的面积,使患者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下排尿;如果患者排尿困难,则可以用轻柔的语言安慰患者,消除顾虑,轻松排尿[4]。(3)留置尿管的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其次,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尿管的应用意义、护理措施等,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保证尿管畅通,并将其妥善固定在患者床边;及时叮嘱患者清洁会阴部,每天可以用水擦洗两次会阴,每次大便后也要避免细菌繁殖[5]。(4)置管期间,要及时保护患者的放尿方式,积极训练其储尿和排尿,可以通过间歇性夹管的情况,帮助膀胱恢复;置管期间,还要鼓励患者多喝水,尽量保证每天的饮水量在2500ml;(5)积极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拔管时机,尽量在膀胱充盈时,尽早地拔除尿管[6]。
综上所述,在术后24h内拔除尿管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和尿潴留,患者排尿时的疼痛感也较轻,因此建议优先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卫转, 郭锦丽, 李冰,  等. 骨科全麻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超早期拔除尿管临床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20, 35(9):36-39.  
[2]侯丽霞, 苏敏, 郝桂兰,  等. 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护理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8):107-108.  
[3]贾瑛, 李潇. 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护理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 2017, 23(4):382-384.
[4]郝玲霞, 黄利芳, 艾佳. 高龄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3):1-4.  
[5]向娜, 马玉芬, 高娜,  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11):1544-1549.  
[6]王鲜华.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 50(4):484-486.  
作者简介:王洁,女,1990年 03月 06生,籍贯:江苏徐州,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护士,职务:副护士长,研究方向: 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