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周瑶
[导读] 文章主要针对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周瑶
        庐山康复疗养中心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老年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参与群体,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9年1月份至2020年1月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4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作为心血管病的常见疾病,发病急,症状重,有濒死感,是现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优质护理模式越来越受关注,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整体、个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并降低或缩短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更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老年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参与群体,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9年1月份至2020年1月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4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男性有22例,女性有18例,年龄为60~80(74.2±1.2)岁,有27例患者为糖尿病,有10例患者为高血压,有3例患者为高脂血症;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男性有24例,女性有16例,年龄为61~88(77.5±1.1)岁,有22例患者为糖尿病,有12例患者为高血压,有4例患者为高血脂症。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合并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评估、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密切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具体措施:(1)心理舒适护理:患者突然发病,立即被送进介入室,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在不影响PCI治疗的条件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简述PCI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治疗过程,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治疗过程中,治疗室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并轻声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尽量分散其注意力,并给予心理安慰。(2)环境舒适护理:介入结束后,患者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面对陌生环境和监护仪器会感到不舒服。

护理人员用中央监护系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控制监护仪的警报声,减少噪音。美化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温度22℃~24℃,湿度50%~70%为宜,且保证病房内光线充足。定时开窗通风,避免气味强烈使患者不适。(3)休息舒适护理:嘱患者24h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可自由摆放体位,平卧位时抬高右上肢45°~60°,坐位抬高右上肢至胸部水平;尽量控制探访人数及时间,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刺激而加重病情;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教导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的方法。(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由流质饮食逐渐转变到正常饮食,且饮食不宜过饱,宜少食多餐。主要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含物为主,再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并教导其腹部按摩法,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5)伤口护理:指导患者右手每隔5min进行3~5次伸手握拳运动。密切观察穿刺点是否出现血肿、渗血、皮下淤血,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主治医师。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1±0.21)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1±1.12)d,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高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高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高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迅速减少、心悸持续缺血而引起,发病快、症状严重,且死亡率较高,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病症,随着该病发病率的日渐上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该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舒适护理是将创造化、个性化与有效性相结合的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达到渝决状态,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将患者的身心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致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急剧减少,心肌产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或坏死而导致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行经皮介入治疗(percutemcoronaryintervention,PCI)。急性心肌梗死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关注。舒适护理作为一种个性化、创造化及有效性为一体的新型优质护理模式,可使患者达到生理上、心理上的最愉快状态,并缩短或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使患者身心都能处于最佳状态,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以更好的状态配合治疗并能减少并发症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变化迅速、病情危重的心血管重症,其病理特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供血被迫减少或中断,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强烈的、持续性的胸骨疼痛,且可引发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疾病,严重危险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庆荣,毛春节,王怡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4(6):528-530.
[2]李淑贞,马媛媛,刘金娟.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24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