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赵红霞
[导读] 探讨细节护理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效果分析。
        赵红霞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儿科输液室静脉输液患儿共10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实验后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增加细节护理能够对静脉穿刺成功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细节护理;儿科;静脉穿刺
   静脉穿刺一般是指采取无菌操作的方法将静脉穿刺针刺入浅表静脉中,用于静脉输液或抽血化验。在儿科医疗中,小儿往往也会采取静脉穿刺的方式进行相应输液等医学处理[1]。而由于小儿的特殊性以及静脉穿刺的特别性,如何提高静脉穿刺单次成功几率是医护工作人员应该考虑的事情。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组实验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儿科输液室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组,现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儿科输液室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50例患者中,女性29例(58%),男性21例(42%),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3岁~12岁,平均(5.92±0.37)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50例患者中,女性28例(56%),男性22例(44%),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4~12岁,平均(6.29±0.45)岁。所有患者均在其监护人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且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小儿进行必要的指标检查,保证进行静脉穿刺时周围环境光线充足,留意观察小儿面色、心率、表情、呼吸节奏等,对其进行静脉穿刺时的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使用细节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营造更为舒适的环境:儿科患者都是年龄较低的患者,他们往往对各种医疗方式和手段均存在恐惧害怕的心理,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做到让小儿放松,那必然会带来对成功的负面影响。而一个舒适的环境不管对那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因此在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为进行静脉穿刺的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布置和调整【2】,比如放上一些小孩子会喜欢的玩具,或者各种漂亮的壁纸图案等。让小儿能够对环境非常感兴趣,以达到转移注意力,放松状态,更好完成静脉穿刺的目的。
②、健康知识的科普教育:在日常实际工作中,医护工作人员会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医疗常识的缺失,这种情况就非常容易引起各种误会。在儿科也是一样。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对小儿家人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以及相关常识的科普教育,让其监护人能够明白医护人员所做的工作环节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增加彼此之间的配合度。
③、与小儿进行亲切互动:对于静脉穿刺,其实很多成年人也会存在恐惧甚至抵触的心理,小儿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因此在这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与小儿多进行互动,增加彼此之前的亲密度,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信任感,这样才能让小儿拥有更加放松的心理,也能更好的促进静脉穿刺的成功几率。
④、根据个体情况选取更适合的医疗用具: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根据实际需求对所用的工具进行及时更换调整,不同的个体因素以及不同的静脉穿刺位置,一定要对症的采取适合规格的设备。
⑤、做好相应的固定工作: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小儿会由于疼痛刺激,带来身体上的反应,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让小儿的监护人将其抱成一个最适合最舒适的体位,当小儿挣扎剧烈时,及时对针头加强固定,以保证静脉穿刺的有效完成。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小儿进行静脉穿刺前后反应对比,以推断成功率和总结问题。并在静脉穿刺完成后对小儿家属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评价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根据对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小儿进行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比例高达96%(48例),对照组一次成功率80%(4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小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小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98%,对照组满意度仅为78%,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讨论
   小儿静脉穿刺属于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工作技能,需要医护人员在准备充足、动作敏捷、手法精湛的情况下一次完成【3】。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往往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寻求更好的护理方式已达到提高儿科静脉穿刺单次成功率显得非常重要。结合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细节护理方式对比常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小儿家属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P<0.05)。因此,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翠菊. 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简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 , 15 (12) :69-71
[2]陈鑫. 浅析细节护理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J]. 《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005):193,197
[3]姚平波 张建英 李华.浅谈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5) :228-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