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陶晓波
[导读]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陶晓波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儿外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127人,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分为对照组(62人)和观察组(65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实践能力考试成绩分别为(89.72±4.39)、(95.97±1.45)分,对照组分别为(81.53±5.91)、(86.96±3.37)分(P<0.05);观察组对教学评价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胃肠外科;临床思维;肠造口护理
         肠造口护理是胃肠外科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生必学的护理操作。但由于其特殊性,护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接触到的相关知识相对较少,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也难以使护生对肠造口形成客观的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对造口护理产生排斥性,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该内容的学习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使老师、有限的时间内讲清楚、学生学明白非常必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立足于 临床实际案例,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并由学生自主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等形式解答,对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学习效果效果显著[1]。本文对其在肠造口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我院胃肠外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
127人,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65人。观察组中男性9人,女性53人,年龄19~23岁,平均(21.38±1.72)岁;对照组中男性10人,女性55人,年龄19~24岁,平均(21.84±1.55)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由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讲解理论知识,讲解讲授-演示-练习-指导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常规设置课后习题。观察组给予模拟教学结合问题教学模式。(1)提出问题:实习带教老师提前1周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肠造口护理病例,根据病例提出相关问题,如肠造口的分类、术后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发症预防、肠造口对患者的心理影响等,并提供给学生。(2)查找资料:学生围绕病例和老师提出的问题查阅书籍、数据库等,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3)小组讨论:上课时先观看肠造口的护理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每个小组成员均积极发言,发表对问题的解答和看法,带教教师进行引导,形成解决方案。带教老师根据每组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各小组对不明白、有疑问的问题老师集中讲解。(4)模拟操作:护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肠造口模型人进行模拟护理:如造口袋的选择、剪裁和更换、造口处的日常清洗、防漏膏的使用、早期造口周围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等。(5)实际教学:将护生带到肠造口患者的病床旁进行讲解,指导部分同学进行实际操作。组织学生再次对模拟操作、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再次对学习重点进行讲解。
         1.2.2教学效果检测 (1)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总分100分;实践能力考试包括制定护理计划、操作技能,分别20分、80分。(2)自行设计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该教学模式是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信息利用能力等10项,每项20分,共200分。采用匿名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3讨论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由教师将学习设置到围绕具体病例的临床问题情景中,并提出问题发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书籍等搜集文献资料,并以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协作等形式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肠造口是救命的措施,但由于其部位、功能的特殊性,对患者身心、社会功能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抑郁、悲观等情绪,进而对护理产生不配合甚至抵触情绪。因此对护理也增加了难度。护生不仅要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的配合,并将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融入其中。
            PBL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学习要点,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3]。该教学模式以教材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局限性[4],为护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提升了其临床思维能力。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护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其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模拟操作,增强了护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实际教学阶段,护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豁然开朗,提升了其成就感。
            本研究中,观察组理论考试、实践能力考试成绩、对教学评价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资料报道相似。霍蕊[5]报道,PBL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对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程度,提高教学满意度。徐华平[6]、赵军等[7]将该模式用于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也收到了有较好的效果。得益于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护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主动去发现和解决更多的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并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在老师的指导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从单一纵向思维转换为发散横向思维,训练了其批判性思维、循证思维、系统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激发了护生自主学习潜力,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其文献检索、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为从事肠造口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春燕,皱敏,戴欢.PBL模式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7,2(27):1-2.
[2]李宗林,陈轩,胡正川.基于微信平台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4):578-579.
[3]郭晓娟,焦改梅.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 39(S1):215-218.
[4]欧贵雪,张华琴,郭泳伶.情景模拟结合思维导图在普外科护生肠造口护理中的教学效果评估[J].全科护理,2020,18(22):2905-2907.
[5]霍蕊,梁贤芳,魏丽.P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5):12-14.
[6]徐华平,王亮,张义胜,等.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9,35(02):310-312.
[7]赵军,赵海远,赵国海.PBL 联合 CBL 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中华全科医学,2017 ,15(8):1423-1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