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郁晓红
[导读] 在于探索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郁晓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 在于探索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近期收治的200例实施手术患者随机均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用护理标识干预(n=100),对照组100例,用传统护理模式(n=100),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程度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入护理标签后,可以有效管理护理风险,并确保手术室患者的安全。 它具有相当大的应用价值,适用于手术室管理。
关键词:手术部位标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 由于在护理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因此可能会干扰患者的手术治疗,并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损失的情况称为护理风险。护理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并且会在手术的任何阶段造成更大的损害。护理标志通过强调可能导致危险事件的各种危险因素来控制护理风险,并确保手术室中的患者安全。本文在于研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希望能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的对象是近期收治的200例实施手术患者,将这些患者自由地选择加入观察组和对照组,100例患者用护理标识进行干预即为观察组,另外100例患者用传统护理模式为对照组。两组中在年龄、性别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的意义,所以具备了可比性。对照组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30~75岁,均数(47.2±2.1)岁。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0~70岁,均数(46.1±1.0)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本次研究中患者均已确诊,已签订之情同意书。
1.2方法
将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模式干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以护理标识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其一,患者信息标识。患者入院需佩戴腕带,腕带上有患者名称、性别等信息资料,在进行手术之前要与患者进行核对,检查患者的信息是否与手术通知单上的患者信息相符。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要具有不同颜色的标识,这样方便进行急诊手术[2]。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做好交接工作,手术室的护士要到病房护士站取得患者病历,检查患者的身份、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管道标识等信息。其二,药物的副作用标识。通常,患者服用药物后会出现不适的反应。 对患者具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治疗不仅使患者处于无法控制的状况,而且还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通过标记药物的副作用,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在向患者给药时达到治疗效果。其三,输液、引流管道标识。这类标识主要指手术治疗中所使用的输液管道,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做好记录,将使用的管道放置在醒目的位置,并在上面写上管道用处以及使用管道的时间,一方面警示患者,避免患者触碰管道引起道错位,另一方面能够避免使用管道不正确的情况出现。其四,警示标识:手术室的药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药物要根据不同的用途、时间、名称等方式进行分类,麻醉用药和平衡溶液要进行区分,或采取不同颜色的标签区域进行划分,对于麻醉前用药提前抽取的药液做好标识。其五,环境标识。手术室是无菌操作区域,要与手术室的清洁区、污染区进行标识上的区分,还有一些手术的特殊性手术室是可分为限制性以及非限制性隔离区,在不同区域张贴不同标识,提醒手术室内人员保持空间整洁、卫生,防止家属以及其他不相关人员进人手术室。手术室的设备要具备标识,如高频电刀电凝器等放置处标识防燃(以火表示)、防湿(以水表示)等,不同种类的手术器械标识要区别清楚。
1.3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后的满意程度。对比患者的满意程度。根据的标准为:患者恢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与此同时,满意为:没有护理的并发症,护理能够顺利进行,恢复时间能够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快速恢复,以上的情况均属于患者满意。护理操作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属于比较满意。当护理之后没有以上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症状,视为不满意处理。满意度数为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与此同时,比较两组的护理之后护理效果,包括用药差错率、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根据临床经验所得,手术室存在一定程度风险的,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严格有序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将此类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保障手术的安全实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护理标识在手术室中的临床应用可以解决相关问题,在节约费用的同时缓解患者的病情,并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综上所述,对于实施手术的患者采用护理标识干预方案可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晓畅.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室中的规范应用及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6):110-115.
[2]章佩,李佳乐,李斯威.针对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8):150-159.
[3]肖龙.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规范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3):4426-4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