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双双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 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前瞻性急诊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前瞻性急诊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开展前瞻性急诊护理,而行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1例:开展前瞻性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早(P<0.05)。实验组患者诊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前瞻性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关键词】前瞻性急诊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属于危险性较高的急腹症,该病的发生与患者饮食习惯具有密切联系,若患者长期暴饮暴食可破坏胰腺正常分泌功能,该病病势重、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指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
炎患者在及时救治的同时应开展科学护理,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本次研究为论证前瞻性急诊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比较我院31例行常规护理干预、31例行前瞻性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n=31):男、女分别16例、15例,年龄/平均年龄为:43岁~68岁、(53.12±1.1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2h~12h,(8.22±0.22)h。对照组(n=31):男、女分别16例、15例,年龄/平均年龄为:42岁~72岁、(53.11±1.2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2h~10h,(8.18±0.21)h。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病程等指标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考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急性胰腺炎相关诊断内容,医师结合患者体征、B超等相关检查确诊急性重症胰腺炎。②本次研究征得医院伦理会、患者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排除同时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患者。②排除合并认知障碍、精神异常患者。③排除入院诊疗前私自应用治疗性药物患者。④排除中途转院以及诊疗无效死亡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瞳孔反射情况、意识、神志、皮温变化,并持续性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以缓解患者腹痛。此外护理人员遵循医嘱给予患者补液、消炎以及营养支持。
1.3.2 实验组(前瞻性急症护理) (1)体位护理:患者入院后应绝对卧床,同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行屈膝侧卧位,以改善机体各脏器血液灌注,减少胰液以及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翻身取舒适体位。(2)管道护理:对于持续胃肠减压的患者护理人员在置管前应与患者沟通,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开展插管活动,在插管时患者可取坐位或左侧卧位,为提升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以及患者舒适感,可在患者咽喉部位喷洒适量利多卡
因,在顺利插管后应定期记录引流量,并观察引流液色、质变化。(3)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势重,住院诊疗时间长,持续胃肠减压、置管等相关操作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刺激,易促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在接诊后应协同清洁人员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外护理人员在开展临床措施的过程中应多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列举疾病预后良好案例,鼓励患者以正面、乐观的态度看待自身疾病。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治疗1周后相关生化检测结果变化情况、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诊疗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以(x±s)表示的平均值计量数据,均应用t检验,以(%)表示的百分数计量数据,均应用χ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 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7.52±1.3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3.22±1.22)天,对照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10.28±1.3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8.22±1.23)天,两组患者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经t值验证10.073、11.821,P<0.05。
2.2 两组患者诊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流行病学显示,伴随我国社会老龄化阶段的发展,该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该病病理改变基础为胰液自身消化周围组织,胰腺在内相关消化器官损伤可致使局部炎症因子应激性增多,致使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相关炎症因子大量释放,胰腺组织细胞通透性提高,胰腺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可伴有感染性休克,且机体多脏器损伤发生风险高。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护理人员被动执行主治医师医嘱,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少,临床护理人员易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患者家属爆发矛盾,近几年医疗纠纷报道率增多,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研究者开始关注“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前瞻性急诊护理基于现代护理理念,前瞻性护理干预具有预测性,即在相关并发症发生前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临床诊疗过程中护理隐患,提升患者临床诊疗安全性为主要目的。此外,前瞻性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关注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以及相关操作,防止患者在负面情绪作用下对临床诊疗干预产生抗拒情绪。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干预1周后相关生化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预后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由此可见,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前瞻性急诊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会萍.前瞻性急诊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作用研究[J].甘肃科技,2019,35(9):141-142,144.
[2] 郭新苗.前瞻性护理干预在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1):75-76.
[3] 陈素梅.前瞻性护理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复发状况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7):1060-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