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 豆娇
浙江交工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新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道路出行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在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与质量的把控,以便提升道路使用的耐久性、稳定性,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基于此,笔者便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立足于对沥青路面施工建设中常见的问题解析,展开对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有效策略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公路建设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引言
从路面面貌的发展来说,由“白”到“黑”,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是建造水平提高的表现。经过“选拔”,沥青路面脱颖而出,被广泛应用到路面工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若想要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水平,要针对工艺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和优化,并提高各环节的精细化施工程度。
2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 沥青混合料的配和比及拌合技术
在路面面层施工中,可选用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设,其具有无接缝、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耐磨、不扬尘易清洗、施工期短等优点。沥青混合料主要应用沥青、骨料、填料等进行配比、拌和。需严格把控多种原料的投放量,保证温度与时间,使混合料充分拌和均匀。一般情况下,每次的拌和时间在50~80s左右,并还需对混合料的拌和状态进行观察,不可存在花白、粗细料分离的现象。并且,应使混合料温度保持在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范围内。若温度控制不当,造成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混合料的使用。在对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也应做好精细化管理,车厢内不仅应涂防黏薄膜剂,还需加设篷布,确保沥青混合料温度符合铺设施工要求。
2.2 摊铺施工
在进行沥青路面的铺设施工时,摊铺施工是必不可缺的步骤之一,。在进行这一过程时,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楼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确定,普通沥青混合料宜按2m/min~4m/min(改性沥青混合料及SMA 混合料的摊铺速度宜放慢至 1 m/min~3 m/min),具体摊铺速度应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操作。同时,要连续不间断地进行摊铺工作,避免因为间断使得路面出现有裂缝或者不能均匀衔接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针对沥青路面施工定制一个全面的施工计划,在这之中,需要考虑人工、机械、天气等众多不同的影响因素,让摊铺工作能够有达到更好的完成标准。如果采用机械施工方法,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随时跟进,当产生不合理的铺设时能够进行后续的补救,确保摊铺的时候能够达到统一且均匀。
2.3 碾压
按照沥青路面施工要求,组织开展碾压作业。实施碾压操作,对驱动轮的位置,要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朝向摊铺机设备。保持正确的方向,避免偏离路线。碾压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少水的原则进行,且应低速启动与停止设备,不能紧急制动。如果压路机要折回作业,此位置要呈阶梯状。碾压技术控制要点如下:①初压。上道工序完成后,材料温度保持较高的状态,则组织初压操作。按照技术要求作业,不可以产生摊移与发裂缺陷。依据设定的路线,执行沥青路面碾压方案。碾压带的宽度要做好控制,介于轮宽的1/3-1/2范围。使用的压路机设备,初压操作时振动装置要保持关闭状态。②复压。选择重型轮胎式压路机设备,反复进行4~6遍压实操作,增强路面的稳定性,使其能够达到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的标准。③终压。选择双钢轮压路机作业,将振动装置设置为关闭程序,依据工程情况,确定碾压的次数,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达标。
2.4 接缝处理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接缝的处理,这对路面施工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接缝主要有纵向施工缝和横向施工缝两类。
在处理纵向施工缝时,如果是由1台摊铺机摊铺,应预留10~20cm不碾压,作为后续高程基准面。此时,会出现重叠的摊铺层,可以采用热接缝形式,进行跨接缝碾压。在处理横接缝时,控制好错缝之间的距离,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宜错位 1m 以上,并检查平整度,趁接缝尚未完全冷却,刨除底端厚度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呈直角连接。
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3.1 加强对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对施工效果有直接影响,为此还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在购买原材料之前,应对生产厂家进行市场调查,选择产品质量优且价格合适的厂家购买原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抽查检验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入施工现场。而且,还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完成配制后,为保证施工效果,还应试铺,通过试铺确定各项参数符合施工要求,否则应及时调整。除此之外,还应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会运用多种机械设备,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避免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出现故障,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3.2试验路段
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因素中,材料为关键因素,为路面施工质量把控的重点对象。无论是原材料的选择,还是混合料的配制,均会给路面工程建造的质量与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正式开展沥青路面施工作业前,要组织开展试验路段施工,通过路面施工工艺的运用试验,确定沥青路面施工参数,指导路面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沥青面层试验路段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施工长度宜不小于 300m。按照设计的方案和工艺流程,开展试验操作,掌握沥青路面施工参数,运用到工程实践。沥青路面施工期间,按照参数误差标准,采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手段与工具,对施工误差进行测量,分析是否存在不妥,采取质量整改措施,把关沥青路面制作的质量。
3.3 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掌控
在工作的过程中,面层的平整度可以采用“走钢丝”高程控制法、对下承层精铣刨施工等方式进行提升,还需要根据原本的施工计划进行层层的推进和设定的工作,减少因为施工工序控制不到位而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在路面的摊铺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各种设备、规格、性能的检查,保证机械、设备的施工的准确性,及时进行高效的维护与管理的工作,将机械设备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通过对之前各工作环节的施工参数和厚度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与核对,进一步对每一层的厚度进行精确化的控制。
3.4 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首先,应建立工作手册,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并构建绩效考核制度,促进工作量化,使质量与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其次,应给管理人员提供多渠道学习的机会,使其不断地自我提升,升级工作理念,掌握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了解施工工艺及机械使用等,做好现场管理,工人与设备的调配; 最后,应多渠道引进人才,尤其是专业化高精尖人才,促进管理层之间的施工,管理知识传授。
4 结束语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施工顺序,做好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作,同时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指导,切实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符合工程施工标准,不断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效果,从而促进我国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峰.试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06):140-141.
[2] 任美波,李剑楠,于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Z2):42-43.
[3] 吴先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策[J].人民交通,2019(02):70-71.
[4] 朱羚君.公路桥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Z1):68-69.
[5] 游元德.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1):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