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8期   作者:关超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关超
         新疆新油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来看,施工技术较差,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建筑工程企业给予一定的重视,以此来促进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相关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探析
         在建筑工程当中,施工技术的水平能够直接决定施工成本、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等多个方面,建筑工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来完善整体的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现场管理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
         1.1地基处理及加固技术
         地基处理及加固技术是一项建筑工程基础工作,地基的稳固程度,能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和后续施工进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1.1.1注浆加固法
         当地基需要加固时,可以采用注浆加固的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沙土型地基,把加固材料通过浆液的形式注入地基中,可以有效防止渗透,填补地基的缺陷,提高地基的强度,使地基更加稳定,不易变形。因此方法施工简便,造价较低,在加固地基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
         1.1.2软土地基加固法
         许多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地基由软土组成的情况,比如淤泥等土质较为松软的地基,这时候就要通过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提高地基的强度。可以使用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压或利用建筑物自身重量的沉降作用,使软土地基中土壤中的水分排出,使地基土层发生沉降,逐渐固定,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加强地基整体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1]。
         1.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中建筑主体所使用最多的就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1.2.1增加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操作比较简单、适应能力较强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增加截面面积的加固方法适用于木板、承重梁、墙体和其他混凝土构造物的加固,具体操作是通过扩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和建筑物的面积来加大横截面,从而提混凝土结构和建筑物的强度,从而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1.2.2灌钢胶加固方法
         通过使用灌钢胶,在混凝土结构中把灌钢胶加入进去,增加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同时又不会额外增加建筑面积,但需要的钢成本较大,且对技术要求较高,一般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实现。
         1.3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屋面防水施工之前要先对屋面基层进行检查和清理,发现屋面有问题的情况需要先进行修复,保证屋面的整体强度后再进行防水层的施工。使用防水卷材铺贴在屋面上,能够有效解决屋面漏水、渗水的问题,在铺贴防水卷材材料时,要按照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在单跨铺贴时,应该先铺贴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比如檐口、斜沟、天沟、落水口等位置,按标高做到由低到高,坡面与立面的卷材应由下开始向上铺贴,使卷材按水流方向搭接[2]。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
         安全意识是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的根本因素,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或为了节约成本和节省劳动时间,进行危险性较高的施工操作。建筑工程企业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标准,缺乏统一的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同时对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一定影响。
         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
         许多建筑工程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没有落实,因为需要使用专门的监管人员进行监管工作,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没有设立专门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工期延长、施工材料浪费、安全事故等情况频发,同时不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导致施工质量较低,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进一步造成成本浪费,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技术较为落后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企业普遍存在施工技术落后的现象,因为现场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不具有专业的知识,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大都是传统的人力施工,不能与现代机械设备有效结合,造成施工效率过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较差的局面。施工技术的影响贯穿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过程,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制定合理的施工规划
         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是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施工开始前,需要由专业工作人员对整体施工规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并通过对施工现场、施工技术、施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制定出完善的施工计划,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期内完成作业。以S市某建筑工程施工为例,该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原本计划施工工期为85天,通过技术人员对现场和企业的施工能力的分析,认为如果合理安排施工工作的话,70天之内就能够完成,又不会加重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最终经过企业内部人员的一致探讨决定,施工工期改为75天,最终在72天顺利完成,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成本,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收益。
         3.2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关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国家一直要求是要以“安全是第一要务”为目标,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原则是实现安全生产,所以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工程企业要定期为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不漏过每一个施工细节,所有的施工环节都要达到企业制定的安全施工管理标准,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3]。
         3.3建立施工现场监管小组
         建筑工程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施工现场监管小组,使用具有相关管理知识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经验的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管。施工现场监管小组平时的工作主要负责施工安全监管、施工现场巡查、施工材料管理、施工质量审查等方面的工作,坚决不放过施工现场的任何一个环节,狠抓安全问题,严格监管施工质量,发挥出监管小组的实际作用,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3.4升级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应该成立专门的施工技术升级团队,并给予一定数量的经费,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技术团队还要承担起传授施工人员设备使用相关知识的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设备的利用率。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施工技术对整体的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应该注重施工技术的升级,提高全体现场施工人员的生产技术,通过施工技术升级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好发展的条件[4]。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这两个方面在建筑工程中都有着独特的作用,需要加强相关工作,以便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发挥出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管理的实际作用,促进建筑工程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宗贵.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 低碳世界, 2018, 000(006):176-177.
[2] 刘洪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13):172-172.
[3] 付兴.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策略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 (048):172-173.
[4] 杨颖.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 煤炭技术, 2018, (008):6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