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浙江海川勘察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这些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在城市的人口增长的十分迅速,地上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朝着高层化 发展。城市的地上空间正在逐渐减少,地下工程也就变得更加火热起来,其数量大大增加,人们通过增加地下工程的深度来扩展自 己的空间。但相比于地上工程来说,在地下进行工程构筑需要考虑和注意的因素更多,例如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岩土性质等等。设 计起来也较为复杂,因此,本文中对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做了相应分析。
关键词:深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
1、深基坑勘察的目的
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勘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查明建筑物基坑及其周边岩土特性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和地下水的分布规律。通过勘察工作对各岩土进行取样试验分析,进一步得到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并将其应用于设计,为设计提供选择合适方案的依据;也可以利用其指导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如遇突发事件,可根据勘察成果拟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不同地域的基坑工程有不同的重点和难点,不同的勘察工程师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和对重难点的把握都不同,提出的勘察成果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明确基坑工程勘察目的,解析基坑工程重难点的勘察成果,不仅是设计的依据,更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明确了重点,使设计施工可采取针对性的方案解决基坑问题。
2、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
2.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需要提前确定勘察的范围和深度,这是以施工现场岩土工程的实际条件为基本前提的。坑外勘察点最好应该设置在开挖边界两倍作用的范围之内。复杂地基勘察点间距应该在10~15米之间,中等复杂地基的勘察点间距在15~30米之间,简单地基的勘察点间距在30~50米之间。在勘察的过程中,勘察孔的深度应该在开挖深度的两倍及以上,如果基坑下层存在软弱土层或者承压含水层时,勘察孔的深度则需要能够穿过这些土层。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分析基坑周边的岩土情况以及物理力学性质,从而为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搜集资料及勘察工作,应该掌握基坑开挖范围内及周边地下水的类型、赋存状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及水位变化趋势、影响因素等。还应该测量出地下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半径等参数,分析出施工过程中如果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是否会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2.2了解建筑工程基本情况,明确勘察工作的目的
为了有效提高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科学性,技术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建筑物的性质、结构特点以及其他参数。此外,还应该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调查,查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基础形式及埋深与在建工程的距离等。技术人员除了实地考察施工现场之外,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去相关部门查阅资料。比如,有的地区地下管网的分布比较密集,可以联系业主组织各相关部门,了解地下管线的类型和埋藏深度以及规模,也可以应用专业的设备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除了需要彻底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层结构,探查地下水水位以及分布情况,还应该了解现场土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变化。技术人员尤其需要注意,一定要探查明确软土夹层的分布特点以及基坑支护施工中涉及到的相关参数。技术人员应该搜集完善的水文地质资料,对施工现场的岩土工程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后续施工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文件,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编制勘察纲要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的编制是整个环节中最容易忽视的流程,施工单位应该建立编制勘察刚要的机制。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实际勘察工作的基础性文件,是整个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勘察纲要的编写应该建立在充分掌握工程设计方案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岩土工程勘察角度出发,根据在建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场地的工程条件来设计岩土工程勘察的组织方案。为了能让勘察工作有序进行,勘察纲要应该具有完整性以及规范性的特点。
2.4布置勘察工作
基坑工程勘察的范围和深度应该根据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勘察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两至三倍,在此深度内遇到坚硬粘性土、碎石土和岩层,可根据岩土类别和支护设计要求减少深度。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两至三倍。在深厚软土区,勘察深度和范围都应该适当扩大。软土地区的勘察点深度则应该能穿透软土层。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存在多种方法可以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钻探及静力触探试验等都是现在比较常用的勘察方法。
2.5勘察场地地层
勘察深基坑查明场地地层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点,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采用比较科学的勘察方法和支护方法。不同的地层需要使用不同的勘察方法。一般来说,软土层对勘察工作的要求要更高。基坑开挖后,对新鲜的、未扰动的岩土层直接观察,并与勘察报告核对,注意基坑内是否有填土、坑穴、古墓、古井等分布,是否有因施工不当而使土质扰动、因排水不及时而使土质软化、因保护不当而使土体冰冻等现象。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必要的时候可以取原状土样做相关室内实验。
2.6侧壁岩土层的勘察
侧壁岩土层的勘察主要是对基坑侧壁岩土的特点比如组成物质以及受力情况等进行检测,得出的数据是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能有效保证后续深基坑施工环节的安全性。在对侧壁岩土层进行勘察时,还需勘察场地周围的环境,通过周围环境的勘察数据与施工场地测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得到更加科学的数据信息,最大化地避免偶然因素的出现。
2.7评价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评价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确保深基坑边坡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掉块或者塌方的情况。基坑边坡稳定性的高低主要是由于基坑中土体质量与摩擦力来决定的。如果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比边坡上土的重力要大,基坑边坡发生滑坡的几率就比较小。通常情况下,基坑边坡在遇到极端恶劣的天气时,就比较容易发生滑坡甚至塌方。在跨季节施工的时候,基坑开挖后如遇低温、降水,岩土层的强度就会大大降低。暴雨的来临会大幅度降低整个基坑边坡的抗剪强度,一旦边坡受到强大力的影响,就极有可能会出现滑坡、塌方。深基坑施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技术人员在整个过程中无法顾及到所有的细节,所以,在深基坑开挖之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基坑的土体,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尽量降到最低。评价深基坑边坡稳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岩土工程的内外部条件,否则就会影响勘察数据的准确性。
结语:工程建设中,岩土勘察和深基坑施工是两项基础工作,并且岩土勘察所得结果,还能够为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一方面需要通过编制勘察方案、科学布置勘察点,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深基坑支护形式。掌握各类支护方式的适用条件、操作要点,提高深基坑的支护稳定性,为现场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毓.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分析[J].居舍,2019(35):77.
[2]袁如阳.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04):86-87+99.
[3]张靖伟.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9):211-212.
[4]郭振锐.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