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栋
东阿恒信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522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创新以及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的质量、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应用BIM技术。这一技术主要以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作为重要的基础,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以及三维模型,建立对应的建筑工程立体模型,为后续的施工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将BIM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中,能够提高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对应的调整,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以及工具型软件在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动,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管理技术被应用于建筑中。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全面的时代,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中,解决繁杂的工程计量计价、工程审计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降低造价管理的难度,从而提升工程造价的效率。
1BIM技术特性论述
BIM技术可将建筑信息进行有效集成及通过信息框架的建设可全部渗透到整个工程体系中,从初期设计、中期施工以及后期运维等,通过将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的各项建筑机制进行整合,进一步确定出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相关价值信息,以此来为技术人员提供相关工作指令的导向,进而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从整体建筑结构特性来看,BIM技术的实现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令技术本身与建筑信息体系的建构形成一个等位体。首先,可视化功能的实现。BIM技术可有相对处指文件进行模型化建设,且设备交互界面上呈现出的特性可以用工作人员的指令修改而进行动态化调整及对于整个造价管理来讲,具有一定的互动效果。其次,模拟性功能的实现。BIM技术可以以工程建筑形式来进行模型化监控,将数据信息得呈现机制模拟为建筑结构,例如三维、四维,甚至是五维模拟。其应用于成本管理控制中可有效将成本管理消耗与实际建筑导向进行结合,以满足整体建设需求。最后,优化性功能的实现。以BIM技术为基准的信息模型,在建构过程中可充分显示出建筑结构内具备的物理信息,其对于复杂类的结构信息来讲,由于建筑人员本身无法有效的辨认出信息结构之间存在的契合性,而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优化功能,则可最大限度的保证信息整合时间具备一定的有序性、逻辑性特点,以此来提高系统应用的效率,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精度分析提供保障。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2.1投资估算
在建设工程投资决策阶段,为了形成科学合理决策,相关人员需要完成大量的、全面的信息采集。而在BIM建筑模型中,本身就拥有与相应建筑工程密切相关的数据信息,为形成合理的投资估算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参考。总体来看,在工程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环节,BIM技术发挥出了较大作用。实践中,可以在BIM数据库中相似建筑工程的历史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并在其基础上结合相应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实施调整,形成需要的新建工程资料。同时,参考新建工程资料,可以更为准确、全面完成项目工程量的计算;随后,对比BIM数据库中有关于材料、人员、设备等施工因素的市场价格信息,结合估算指标,即可在工程决策阶段实现新建项目的投资估算。
2.2严格落实造价管理工作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过程中严格的落实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基础,抓住造价管理责任制度的重点,保障造价管理工作顺利的实施。
通过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工作人对于自身工作职责的认识,从而将造价工作进行不断的细化。在建筑工程造价造价工作中。还会涉及到道路工程的各个方面以及多个利益群体,因此造价工作的实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需要及时的清理造价工作中遇到的阻碍以及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设立专门的调节部门,做好矛盾的及时处理遇到困难,有效、快速的解决问题提高造价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建筑工程的BIM技术造价工作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物价的变动建筑材料成本的变化等,都会都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这样会给造价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3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中进行应用式PM技术的实现,主要是以资源的集成化配置来对整个工程建筑体系的经济消耗进行分析。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内基本参数的核定,分析出当前施工周期内各类数据的传输机制,然后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传输,将系统与现场施工中的各个部门进行数据连接,进而有效将施工人员、建筑周期、建筑质量、材料设备的消耗情况进行联动处理,进而实现施工管理的协调性。此外如果工程项目开设过程中出现变更现象时,此类变更所造成的影响将整个建筑工程面临着工程周期延长的现象,甚至对原有的工程造价以及工程量确定值,造成较大的差值变化。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来将工程变更,所具备的参数关联影响进行信息模型的导入,然后依据模型内固有的信息传输机制或运行机制,对此类工程变更所造成的管理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将这种依据参数的改变,对原有的数据进行同步测定与改正,这样一来,便可有效对工程变更所造成的造价空间影响进行同步修正,令整个工程造价体系可在工程变更的条件下实现同步化数据呈现。当数据在确认以后,工程人员依据数据变更机制所造成的关联影响,重新界定出当前工程消耗环境以及工程施工在整体工程建设之间存在的联动性问题,然后制定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满足当前工程建设需求,进而保证后续建筑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在工程结算阶段的应用
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在工程结算阶段也要引入造价控制工作。实践中,由于经过前期的动态调整,BIM建筑三维模型在结算阶段已然区域完善,能够提供全面、真实的基础数据资料,推动工程结算效率效果的提升,同时也维护了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受到建筑工程规模以及施工技术难度的影响,当前的建筑工程量数据较多,且具有更高的复杂性。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将相应数据保存在资料库中。实践中,相关人员可以结合现实需求在BIM资料库中进行资料提取,为其他工程建设以及造价控制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该建设项目的造价审核提供支持,达到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动态控制的效果。
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中,通过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造价管理依据,确保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合理的应用BIM技术,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以及建筑模型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为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红,胡新萍.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0,46(3):214-215.
[2]何景钦.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7):168-169.
[3]苍雨萌.大数据时代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农经,2020(4):116-117.
[4]李稼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20(2):13-14.
[5]何蕴佳.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2):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