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乐
[导读] 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基础结构中也有更多的应用
          
         王乐
         汶上县顺安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   272500
         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基础结构中也有更多的应用,这要求施工建筑单位切实掌握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并对其各施工环节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有效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实现混凝土结构强度及承载力的更大提升。本文在简要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特点的基础上,从材料配比、温度裂缝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着重探讨了其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进行分析和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手段,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况。在施工中,要注重预防和控制相结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水平以及新工艺,对施工进行严格的操作,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水平,提升整个施工的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特点
         第一,工程量大、工期长,对混凝土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场合一般是一些大型建筑工程,如桥梁、港口、航道等,这些工程本身工程量大,需要的施工人员众多,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多。第二,技术难度较大,施工成本高。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之时对浇筑技术的要求较高,一方面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容易受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导致内部变形,出现裂缝;另一方面在浇筑之时技术限制也较多,施工人员不易掌握。
         2当前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搅拌配合比例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重要施工技术中,建筑企业必须在混凝土的搅拌中展开合理的配料配比,只有科学做好混凝土的配比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后带来的质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关于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是所有施工技术最为关键的一步和环节,在材料的配比工作中具体包括外加剂用量、掺和料用量、水泥用量以及砂骨料用量。为了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水热化反应程度,一般情况下需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尽量降低水泥的配比,在得到施工单位相关部门的允许后,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需要进行抗压载荷测试,只有经过多次的实验后才可以最终确定水泥的具体含量。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积极勘察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情况,按照施工所在地区的具体环境和施工条件科学计算混凝土收缩的温度界值。鉴于当前的房屋建筑施工经验来看,积极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必须采取的施工措施。
         2.2温度控制
         对于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主要是为了防止裂纹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时会产生绝热升温现象,温度过高时会产生热膨胀力,从而影响水泥浆对骨料的填充作用。若不采取采取措施,则会在混凝土冷却凝固后形成较大的裂纹,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对混凝土配比设计时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加入,添加粉煤灰等方式从而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总体的温度上升的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绝热升温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进而降低裂纹出现的概率。
         2.3混凝土浇筑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应根据建筑结构合理选择采用的浇筑方式,通常有斜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和全面分层浇筑等。斜面分层浇筑适用于混凝土长度大于厚度,且其流动性较强的情况,浇筑中要保证混凝土足够流畅,可以顺利浇到顶部,有自然斜面形成。

分段分层浇筑技术一般是在混凝土工程长度、厚度都较大,但厚度略小的工程中应用,将工程分为几部分进行浇筑。全面分层浇筑适用的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较小的类型,浇筑要从一侧向另一侧推进开展,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结束每层的浇筑。
         2.4混凝土养护与验收
         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和验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混凝土的保养工作非常关键,一般采用的是搭暖棚与蓄热两种形式,如果温度低于零下10摄氏度则用搭暖棚法,高于零下10摄氏度则用蓄热法。搭暖棚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在周边搭好暖棚,在内部搭设暖气设备或者使用暖风加热,确保温度控制在零至五摄氏度上下。通常暖棚主要由保温体、护栏棚盖和支撑主体。搭建形式主要有装配模式,组装及捆扎等形式。装配结构的暖棚便于拆装,主要由支撑、吊装、保温体以及围栏等相关构建拼装。捆扎结构的则是通过混凝土结构来作为支架,现场搭好顶棚,用干草等材料做保温,在棚顶的下料预留口也要做好保温。组装模式的也要做好下料预留,并且在模板外搭建支撑体。蓄热保护实际就是给混凝土保温的过程,以免其被低温冻坏。在混凝土表面做好保温措施,并在内部注入热能,这些热量需要提前在混凝土内部加入可以释放热量的材料。在整个施工中模板也要具有保温性,等到浇筑工程完工后,必须马上保温处理,以防热量散失。在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要对质量和尺寸进行严格的控制,验收人员利用相关的仪器对施工进行检验,做好混凝土的评估工作,同时要做好蜂窝、裂缝以及漏筋等工作的检查,如果存在这些问题,要做好加固处理,保证浇筑的质量。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提升措施
         3.1施工准备工作要点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相关人员要做好施工准备,主要是准备施工所需器具以及材料、技术等。其中浇筑施工的主要器具包括混凝土地泵、插入式振捣器以及平板振捣器、塔吊、平锹、水泵等。对材料的准备有三方面,首先,使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中水化热或者低水化热水泥品种进行混凝土配置;其次,要保障骨料占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83%,因此选用的骨料要保障其表面没有弱包裹层、岩石弹模较低的材料,一般为中砂或者是大粒径的碎石、卵石等;最后,要保障水质纯净,不含有害物质,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此外,在技术准备中还要制定严格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规范,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方量和浇筑时间等进行合理设计规划。同时,还要确保各项器具的正常使用以及水、电等稳定供应,以防止发生阻碍施工的事故问题。
         3.2提高现场施工质量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是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监管模式往往以人工监管为主,在监管现场遇到实际的问题往往需要先向上级进行汇报,请求指示,然后相应的管理部门给出解决的措施。这种落后的质量管理模式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效率不高。因此,在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中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现阶段的商业环境影响下,不少大中型建设企业都已经开始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技术性的改进,重点在于大量引入诸如智能网络、大数据、BIM等新兴技术,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而有些没有意识到新技术发展的企业,在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上也就必然落后于人。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的浇筑施工技术对于整个项目建设来讲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稳定性、降低完工之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建设单位方面首先要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和环境因素进行严格把关,同时要合理优化施工条件、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斗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56.
         [2]沈兴刚,栗霞,高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48-149.
         [3]吴锡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居舍,2018(2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