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丽娜
山东省聊城市北大电器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对比传统建筑,智能建筑将“人工”模式转变为“人工智能化”模式,将建筑环境与智能化电气系统相互融合,打造出了人工智能化建筑。智能建筑具备诸多优势,其核心优势在于为用户带来更为便利、舒适的生活或办公环境,满足了用户的各类需求。此外,智能系统极大程度的方便了物业的管理,将传统的物业上门服务转变为网络智能管理以及综合管理,在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用户的安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技术措施
引言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智能化并不只涉及联网自动化控制这一种功能,还有智能化识别、网络通讯、电动控制,将实际的建筑电气安装指标与现行标准指标进行自动化对比的功能。有效的施工结果必定跟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和正确的施工标准进行联系,而具有实际意义的建筑电气安装工作必须与智能化设备具的实际使用工作进行紧密地结合。
1智能建筑概述
简单来说,智能建筑就是传统建筑领域,与现代多项的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主要利用了现代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技术。通过智能建筑概念兴起,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智能建筑建设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大量的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大程度的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居住体验。人们在智能建筑中最的感受将是生活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以往需要手动调节的设施,通过智能化的控制体系,就可以自动的完成。同时,智能建筑为用户提供不限于居住环境的良好体验,目前的智能建筑可以对建筑物的整体能耗水平,进行一个科学的控制,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另外,智能荐椎秉承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因此在建筑物的人文性上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可以结合现代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居住空间。智能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技术,互联网技术,都被有机的整合到了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中,可以高效便捷的对建筑物进行管理。我国的智能建筑虽然对比国外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快,因此在相关的技术标准上是要高于国外水平的,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主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以及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智能化建筑未来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必然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能够有力的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
2.1 BSA线路安装
在针对BAS线路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由于该线路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其中会掺杂一些导线,鉴于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使用施工队单位提供的导线进行线路敷设。此外,还要按照线路的功能对其进行单独敷设。比如应该对电源线、信号线以及控制电缆这三条线路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红绿蓝三色对其进行分管敷设。同时,一些特殊的线路应该进行单独连接,比如针对网络控制器以及网关等设备进行线路敷设时,应该将连接在其和弱电系统相连的接地干线上。除此之外,由于在智能化建筑中拥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仪器以及元件,且每个元件的各自的功能、工作频率以及工作能力存在区别,所以施工人员在针对这些元件进行接地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元器件的安全不受损害,一定要严格按照元器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对其进行接地。
比如针对普通电子设备进行接地时,由于该设备的信号、逻辑、功率、保护等接地都共用一个接地极,且接地极的电阻不高于4欧姆,所以针对这类设备进行接地操作时,可以按照普通的接地装置进行施工。再比如智能建筑设备中有一些屏蔽能力差且抗干扰能力非常弱的元器件设备,在针对这类设备进行接地操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在对其进行接地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将其和防雷接地分开进行操作,且两项接地的直接距离必须超过20m以上。这样即便建筑物遭受雷击,也不会对设备产生损伤。但是两处接地的距离也并非一成不变的,针对一些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元器件设备,在其直接距离可以适当缩减。同时,建筑物智能设备的电缆屏蔽层必须进行接地操作,如果不对电缆屏蔽层进行接地操作,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干扰信号以及干扰电流,从而影响智能设备的控制效果。
2.2通信网络系统安装
通信网络是实现智能建筑实现智能控制的基础,通信网络的搭建能够实现建筑物内声音,图像的即时传输,同时也是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内容。智能建筑的通信网络搭建分为两个部分:①建筑内部的沟通互联,保护人与人之间,人与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的搭建,可以极大的提高建筑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传输的水平,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②建筑物外部通信网络的连接,包括电话网络的连接,互联网的连接,以及卫星网络的连接等。目前智能建筑的控制系统已经逐步的完善,同时BAS控制也更加的成熟分散,因此信息传递的效率,与信息管理的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目前的智能建筑来说,其发展的瓶颈就是网络的承载能力,目前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信息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对于网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智能建筑的建设中,通信网络的建设将是施工的重点。
2.3接地保护装置安装
结合大量的案例调查可知,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设备线路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网络电缆和信号电缆;②V-(500V)2.5mm2铜芯聚氯乙烯(PVC)绝缘线。一般情况下,网络电缆和通信电缆多采用同轴电缆,也有少部分建筑系统使用屏蔽双绞线。基于此,在实际的智能设备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安全,一定要做好智能建筑电气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工作。针对一些雷电灾害频发的区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雷电电流可以直接导入到雷电接地装置中,主要对智能设备的信息机房和建筑信号源进行施工。例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针带组合接闪器以及大小为25mm×4mm镀锌扁钢进行组合,并将其构筑为4m×6m的网格,并同建筑结构内的钢筋进行连接,然后利用下引线将结构柱内的钢筋、楼层钢筋同防雷系统连接起来,从而形成闭环式的防雷保护装置。借助这样的施工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因雷电电流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弱化雷电流对建筑物的损伤。同时,为了保障智能建筑各项设备的安全运转,还要对其工作接地系统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比如在电气设备的变压装置内增加一些中性线,借助中性线来保持三相电压的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智能建筑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智能建筑中合理应用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可以保障各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电气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提高智能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保证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行业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霍宝.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20(1):107-108.
[2]顾霄彤.智能建筑消防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J].居舍,2019(35):193.
[3]刘彦霞.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数字通信世界,2019(12):265.
[4]林晓东.电气工程项目管理中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