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斌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201
摘要:我国经济体系迅速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也在持续化运行着,与此同时面临较大挑战。以往工程管理模式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不能适应建筑工程本质需求。怎样推动建筑工程前进的脚步,成为新时代话题。相关人员要全方位的明确工程管理和施工控制要点,设计针对性的措施完全建筑工程建设体系,为实现建筑工程效率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相关思考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队伍在不断地被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品质保证是获得市场份额的最有效手段,而品质保证离不开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促成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因素又有很多,本文通过细致分析工程管理和具体施工中出现的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与施工质量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力度不足
当前,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都具备施工周期长、施工作业量大的特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建筑工程与施工质量的管控难度。而管理工作往往是说易行难,无论规划得多么完善,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且有个别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规划不够合理,缺乏应有的重视,为建筑工程埋下了隐患。
1.2建设项目有效管理模式的不足
目前,建设领域具有以下特点:工程数量不但繁多,而且工程项目程序复杂,影响力大,投资成本高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系统,以确保施工和质量管理的顺利完成。然而,很多承包商对工程施工人员、材料的使用、设备等方面的管理过于松懈,未能严格执行管理标准。企业对项目的检查主要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此种检查方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建设质量问题监督不到位,对工程进展产生不良影响。
1.3人为因素
从工作经验分析,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与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只有全面调动起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好施工质量的全面保证。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中,许多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较为淡薄,导致管理和控制的效果不佳。从以往已经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人为因素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占到了总体事故的八成以上,在此情况下,必须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提高对于人为因素的重视程度,加大管理力度,减少人为因素制约。
2优化建筑工程与施工质量管控的措施
2.1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企业在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当立即维修,注重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即便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未发现问题,也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还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机器设备的操作,有些设备操作简单,但维护工作难度很大,还可以成立专业的设备养护部门,定期检查维修。对于购进的机器设备依次进行编号,以更利于进行统计。针对设备中的工作、使用次数、使用人员、出现过的故障以及维修方式进行准确的记录。经常清理,涂抹润滑油,对设备进行维护,防止废弃物卡在机器中影响使用。维修时,如果需要更换零件,尽可能地选择原装零件,充分保证设备的质量。
2.2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要有“规矩”就必须先建立生产规矩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使责任与义务明确化,才能使管理人员在执行时有本可依,使建筑商在施工中有本可奏。完善管理机制要求端正施工方、监督方的思想态度,建筑商要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施工,使建筑商明确质量和责任是第一要务;与此同时监督方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监督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执行,做到公平公正,从进料到施工,直到最后竣工一直如此。
2.3加强隐蔽工程管理,创新施工技术
隐蔽工程往往是结构性工程,验收重要性比较显著,如果存在差错会直接制约到建筑物工程安全性,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也是工程竣工结算的一个依据,所以其关联到工程造价是否准确。对隐蔽工程进行严格检验,落实验收记录以及签证工作,不仅可以给竣工结算布设正确依据,还可以切合实际的保障建筑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出现结构问题时,更加容易查找原因。和建筑工程进行比较,验槽基础工程过程中,要检验好基槽土质与深度和宽度,促使其和设计图纸内容相适应,在监理人员签证明确后开展下一道工序。涉及的工程钢筋隐蔽之前检验,对比图纸细致化的检查,抽样检验钢筋稳定性,不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不准使用。工程规格与数量和钢筋安放位置,应充分满足图纸要求,混凝土浇捣之前,确切地加验钢筋是否出现走位现象,及时进行校正。另外注重施工技术创新,选择新颖的技术和工艺增强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在施工期间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进度,得到的经济效益作用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上,提供企业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条件支撑,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操作。
2.4严格控制建设质量,使用先进的建设技术和设备
首先,在项目实施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目的进行了解,并制定相应的验收检查标准。一般情况下,与国家相比较而言,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更严格,以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应满足相关的环境和质量要求,确保建筑在完工检查中都能够满足标准,并为建筑的安全性能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注意建设的细节。处理细节需要谨慎小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项目带来了积极影响,提高了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变了原有的施工模式,机器的使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正确率。
2.5加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不仅关系着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最终获利能力。建筑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确保其经济效益的有效获取,因而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就能帮助企业提升其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确保工程产品的最终效益。为此,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实现对成本控制制度的合理构建与科学优化。具体来说,企业应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最佳核算监督办法,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成本进行严谨核算,确保工程施工环节损耗的合理性,提升企业资产的利用率。如建筑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区块链管理系统,通过对劳务合同、银行往来账与工资成本等相关要素的准确核算,可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资金流向,提升成本管理效率。此外,企业还应做好工程质量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协调,避免因过度压缩施工成本而影响工程质量。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有效落实,可以在施工质量方面得到提升,在施工周期和成本方面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好监督管理的水平和成效。本文中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种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效果,满足现阶段建筑项目的开发需求。
参考文献
[1]贺欢.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其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142-143.
[2]胡帅.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17.
[3]尚道臣.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控[J].散装水泥,2020(2):59-60.
[4]陈玉光.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