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存在问题及施工养护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18期   作者:孟超
[导读] 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在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孟超
         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邮编10000

         摘要: 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在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与基础工程施工建设管理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对工程质量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其保质保量顺利的完工;如何对已经投入使用的路段进行保养和维护成为了道路施工建设中研究分析的重点,文章主要针对施工养护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道路养护;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公路养护;市政道路
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高的水平发展着。城市中荒地开发、老城区改造、郊区外扩等不同形式的工程相继出现。在这其中,道路建设,作为一切建设的基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要保证交通合理化,又要保证效率最大化和最高便捷化等因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讲,都对道路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道路的使用寿命、服务广大群众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城市道路路面常见病害问题
         有调查显示,在对一些大中城市的近年道路使用状况性能进行科学的统计之后,归纳出常见的一些路面损坏的问题,如车辙、裂痕等,分析造成其伤害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1 施工方为了促成利益最大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者未严格按照图纸要求作业,完工的道路往往就成了老百姓口中所提的豆腐渣工程,这种工程一经投入使用,很快就暴露出各种质量问题,并且此种现象还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
         1.2 路面负荷过大。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车辆保有率也在持续激增,很多道路建设的水平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当初建造的公路,缺乏对日后路面负荷急剧增加的设计,面对越来越多的路面车辆,越来越大的负重汽车,就显得不堪负荷,加之道路养护等后续工作不及时不到位,更加加剧了道路的损耗,造成道路使用年限骤减。
         1.3 在城市改造过程中产生的路基破坏。有一些城市因整体改造的需要,不得不在原有的道路下面挖掘隧道,铺设一些诸如燃油、煤气、水电等等的后续增加的管线,这些管线作业面积大,施工路段长,不可避免的会经过一些原有的道路下方,如果施工不当或者填充处理工作未达标准,那么就造成了深度地基未夯实的隐患,久而久之,路面塌陷的状况是不可避免的。
         1.4 道路的养护工作不科学、不合理。有些道路养护工作,施工者草草应付了事,只做表面上的工作,起不到养护作用,道路损坏现象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道路养护工作由于施工方认识水平上不去,不知其问题症结所在,只做部分的维护,忽略了全体兼顾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养护管理。这些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没有起到根本性的养护作用。

2.城市道路施工技术
2.1  道路施工预备
         首先,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的工序具有复杂性,为了施工过程能够有序推进,需要相关人员在施工预备环节对周边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实际考察和测量。例如,对路面的沙石和垃圾进行清理,根据施工具体安排对路面不平整的地方进行填补,使地表的干湿程度满足工程
需求。其次,为了施工设计人员和操作者能够更加专业的进行工程建设,管理者要对其进行施工合同的图纸的培训。再次,要对施工路段进行详细勘察,将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为实际工作安排提供可靠依据,尤其是工作路段的车辆来往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需要设置临时通车道路的地点要进行改道和警示提醒。最后,要对路面测量的实际数据进行核查,一般是以道路的中线为基准核实路面标准高度,还要在施工进行中对路面的实际数据定期进行标准核实,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2.2  填挖和压实路基
         对工程施工路段的路基进行填挖和压实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一方面,在路基的填挖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前的测量确定好需要填挖部分基底的标准高度以及地表的实际方量,在原有基底状态较稳定的地层采取保守方案,避免对原有结构的破
坏。

针对达不到实际设计标准的地层按照参数采取换填或碾压工序,在工作过程中要保证土方的含水量达标,同时要使碾压后的地层密度达到质量要求。另一方面,路基的压实是保证路面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沉降或者坑陷病害的重要保证。要按照道路的质量标准进行压实,压实过程中要考虑实际路段的地质条件以及采取的压实机械和方法。

2.3  严格把控用料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还要对所使用的原料进行严格把控。首先,要安排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原料的选购,使购买的施工材料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尤其是对材料的性能和规格方面要进行仔细检查。其次,要根据工程量合理预算采购用料的数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再次,还要按照比例标准对购买的用料进行拌合。在拌合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保证拌合后的施工材料是质地均匀、没有杂物的状态。最后,施工材料拌和后需要在完善的防护措施下进行运输,保证施工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混入其他工程材料。运输车辆要专车专用,做好清理工作,保障运输车辆的清洁。除此之外,天气的变化和干湿度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要对外在的环境条件进行把控,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4  施工材料的摊铺和碾压
         (1)石灰基层施工。路基填挖和平整之后要进行石灰基层施工,路基的石灰质量和混合比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道路施工中要保证摊铺区域的石灰是均匀全覆盖的,且要达到一定的厚度,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石灰的硬度达到路基标准。接着碎石料和生石灰的混合平整工作。此外,还要进行路基养护和杂质清理,为接下来的封层做准备。道路基层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细节的完整性,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计算辅助。
         (2)沥青封层。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封层是重要的工序。首先,要保证沥青材料处于干燥、清洁状态,防治出现风化现象。沥青的原料配比对道路质量有重要影响,例如沥青、细集料、粗集料、矿料及填料,要按照工程计算标准进行混合。沥青的喷洒量和喷洒位置要进行科学计算,使喷洒的密度和完整度达到要求。在对施工材料进行摊铺过程中要由内而外,同时安排多台摊铺机按照固定的车道进行摊铺和封层。同时,要控制好摊铺机的前进速度。其次,摊铺之后要进行周边车辆通行管控,保护好摊铺路段的平整性。为了避免缝隙产生要及时对路面进行碾压。碾压之前要进行路面的检查,避免杂质混入。压路机的型号和参数需要按照设计方案中的要求进行科学选择。在碾压之前,要保证碾压机状态正常。最后,施工之后的道路养护也是保证道路质量的重要工作,一般一周左右要养护一次,在养护中要隔离好来往行人和车辆,还要对路面的干湿度进行调整。
         

3.城市道路养护管理
         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主要工作的基本内容为:规划科学。对现有的道路网科学评估考量,明确出可以改良的路段和方法,根据优先次序原则,定夺出相应的养护管理方向。设计合理。起草具体施工方案之前,搜集相关数据。如道路周边的综合环境、施工需要的各种材料、产生的总体费用支出等,分析综合效益,确定出投入合理,产出、实际作用高的最有办法。施工保质保量。在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同时,突出其要点,相应展开施工工作,严把质量关。养护管理。明确道路养护要点,并编制养护实施计划。落实好路况的检测工作。如上文分析,如若道路养护工作不到位,那么再好质量的道路不堪天长日久的消耗磨损,所以定期检测路况,及时有效的做好维护工作。
         道路养护管理的意义在于使道路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下运营使用,这样既保证了道路安全,又能降低道路维修养护成本,更重要的是使道路能持续的为大众服务。如果能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及时排查、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拟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且及时解决,将问题解决于初始阶段,将成本降低至最小支出,不仅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同时也在无形中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使用效率。也建议考虑在不影响当前使用的前提下,不断增加道路的承重能力,使之匹配日益增加的路面车辆通行量,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无形的支持保证。


结束语:
         道路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既服务于社会又促进了经济的建设发展,因此道路施工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做到规划科学、设计合理、施工保质保量、养护到位,定期检测,那么道路的综合服务能力也会得到有效保障,进而城市的交通安全健康发展将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忠琪.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及养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
[2]金庆顺.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3).
[3]卢岩.浅析市政道路养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